份早就今非昔比。
所以真正身份低微的还是农民,工匠和军户。
赵元华去为朱慈烺挑选工匠,朱慈烺马上让管事太监去通知兵仗局掌印太监前来见他。
大约一炷香时间,两个身材肥胖的大太监走进兵仗局火器生产车间,看到朱慈烺后急忙上前躬身施礼:
“奴婢张亮王德友,参见殿下。”
朱慈烺对他们的所做所为很不满,冷冷说道:
“平身,本宫要从兵仗局带走六百人,现在通知你们一声,希望你们两位能善待其他工匠,为大明打造出合格的火器。”
“殿下,兵仗局乃是大明火器生产重地,您不能带走这么多工匠,不然奴婢不好交待呀,请殿下出示兵部文书或者皇爷圣旨!”
太子要带走这么多工匠,让他们少吃很多空饷,两个太监心里本来就不爽。
一个未出阁的太子还敢教训他们,让他们就更加不爽了。
他们不但和一些勋贵打的火热,宫中有身份的太监和他们关系也很密切。
这让两个太监感觉自己有恃无恐,还想教育一下小太子。
大明此时,皇帝圣旨必须要经过内阁同意才能算圣旨,不然就是谕旨。
在明末谕旨不怎么合法,文官集团和那些拥兵自重的边军完全可以不鸟你。
现在文官集团只手遮天,他们肯定不愿意看到皇太子私自组建军队。
不是他们有多爱国或者为皇帝着想,而是担心皇太子分散他们手中权力。
兵仗局两个太监敢有恃无恐,就是因为他们猜到朱慈烺手中没圣旨,一下带走六百人态度还如此,他们就是不爽。
很显然,他们看错了人,眼前小太子可不是历史上乖巧的朱慈烺,而是一个穿越而来的雇佣兵。
朱慈烺暂时不敢动勋贵和文官集团,但太监不一样。
太监无论多么牛逼也是皇家家奴,连曺化淳都对朱慈烺恭恭敬敬,他们算什么。
朱慈烺顿时眼睛就瞪了起来,他小手指着两个太监怒骂:
“狗奴,你们不但吃空饷减少停发工匠饷银,还用劣质铁生产火器,把朝廷划拨生产火器的银子都装进自己腰包。
今天竟然还敢顶撞本宫,不要忘了,无论你们身份多高,也只是我皇家一条狗而已。”
两个太监在兵仗局多年,从来都是别人仰望的存在,根本没有人敢对他们说一句大话。
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被七岁孩童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两个太监老脸气得一会红一会紫,张亮拱手说道:
“殿下,你怎么能说出如此粗鲁的话,有损你的身份。”
王德友也气得拱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