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寒门科举之路> 第30章 月考

第30章 月考(2 / 3)

亲刺绣功夫好都能供得起孩子读书。"

大姐没探听到消息,只能跟着众人日启程回家。

李文山拿起书本开始复习,他也在乙班读书两个月,努力跟上原先早一步的同窗。这次夫子组织月考,他想看看自己学的怎么样了!

每天在私塾里学习听着同窗讲解交流,他也是受益匪浅。

第二天一早,李文山来到私塾,遇上刘青谨,两人互相点头致意。李文山看着刘青谨那种态度,他跟刘青谨同窗一年多交谈少得可怜,因此两人在私塾求学快两年了也是泛泛之交。

来到乙班刚坐下不久,周夫子就来开始出题,众人埋头作答。

周夫子出的题目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李文山抄下夫子给的题目,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整篇《大学》主旨。

其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李文山提笔从个人角度开始从小到大,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想做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不能本末倒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洋洋洒洒,写了两个时辰,分了好几页一篇文章,之后上交给夫子。

"哎,这《大学》开篇第一句可真难,夫子出题这次真难……"

"是啊!我有些内容忘了,这回还是要多背书,哎这次考不好了……"说着一个学子摇摇头走了。

"凌云兄你考得如何?"

"我还行,这文章各位如果忘记了可要回去再背背……告辞各位,我须回家了,再见"余凌云拱手道别。

"这什么人,余凌云不就是余地主家的儿子,这么傲气干嘛!"一学子被气得脸黑了。

"肖兄,别气,这余凌云祖父曾是个京官,他父亲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在家继承家业,但孙儿会读书,因此颇得祖父喜爱。其祖父从京城告老还乡后,发现孙儿天赋,教学热情,人家来私塾不过就是一个过场罢了”瘦麻杆的学子说道。

其他人一听,渐渐也平息了气愤,总归是自己学问太差,还需要多加努力。

李文山也觉得挺难得,这用书里总刚来考,可是需要非常大的知识储备,他虽然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但很多地方无法自圆其说。

下午周夫子指使几个学子,抱着一堆卷子。来到班级分发下去。李文山看着自己文章用红笔批注的标红,心里也是一阵沮丧,看着自己写的也一般,确实很多无法自圆其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