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寒门科举之路> 第51章 长工

第51章 长工(2 / 3)

,他捋了捋美髯须,红光满面地说道:“你们的身份水涨船高,老夫也跟着沾光,同样水涨船高。”

余凌云笑道:“谁叫您那么厉害,能教出三个秀才来,还都是禀生。”

周夫子又喝了一口茶水,却摇摇头道:“都是你们自己争气,老夫可不敢居功。”

这次是准备在县学入学还是府学呢?

余凌云道:"夫子我准备府学"

另外两人相视一眼开口道:"夫子我们也准备入学府学。"

“你们到了府学后,就可以开始学六艺,比如琴棋书画之类的,这些府学都会教。君子六艺如果你们没一个拿得出手的,那在这文人中六站不住脚了。所以你们要珍惜机会,以后和别人也能交流的来。”

李文山就觉得奇怪不是说古人除了读书,六艺也要会,不会精通起码会品,没想到在府学里可以学到,心中一喜,道:“夫子,那学生会去学的。”

毕竟以后他想继续考,踏入做官还是文学大家之类的都需要用到这些。

“老夫教过这么多学生,就属你们三个最有灵气了,以后想要碰到像你们一样的蒙童就难咯。"周夫子想起刘青谨和李文山的资质道。

说实话要不是两人家世缺乏,对很多信息不了解,这次案首花落谁家还不知道。

周夫子看向他的桌面,道:“你不喝茶?这可是老夫珍藏的好茶。”

李文山赶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苦中带甘,他还是喜欢喝前世的碳酸饮料,来了这个世界也就这些东西让他惦记。

和周秀才又说了一会儿话后,几人就告辞了,毕竟门外还有人在等待。

几人碰头知道他们的酒席撞一起了,各自去请了自己交好的朋友,能来就来,不来去其他人那里也行,他们是朋友不讲究这些。

三人忙完事,一起去县衙办理了秀才文书。至于周夫子他是谁那里都少不了,三人都是他的学生,估计只能赶场了。

不过这种甜蜜的负担估计是很多夫子都想要承受。

正好递了拜贴县令下午休息,抽时间见了三人。看着风姿卓越的三人,年轻是他们最大的成本,如果在府学里好好学习,以后考上举人也不是不可能,甚至会更进一步成为进士。

县令他是世家子考上进士,在翰林院待了三年,谋了一个小地方外放的官做,就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老头子的把柄。而且小更能做出效果,这两年下来江陵县给他发展的越发繁荣。

现在这里又出了几个秀才,对于他也是一笔教化的政绩,对他们虽然看重却不会入心,稍微寒暄勉力几句,发打发他们走了。

看着天色还有时间李文山在街上找了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