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寒门科举之路> 第72章 乡试(二)

第72章 乡试(二)(2 / 3)

号房里十步一岗,李文山在士兵的注目,掀开桌板,走进属于自己的号房,看着位置还算幸运起码不是臭号。

顶上的屋顶看着破了个洞,李文山带了油纸,想着用油纸补一下。比了比距离是凳子那个位置。

李文山首先脱下身上的那件薄皮袄,为了防止夜晚突然变冷,董钊告诉他们要带一件厚衣服。

把考篮等东西放下后,李文山拿出锤子和钉子开始修凳子了,不然坐不了,还考什么。又拿出几片大油纸,把桌和凳子合并,踩上去,用油纸把破洞的定好。

全部处理完,擦擦汗后。挽起袖子,开始擦拭灰尘,仔细检查号房里的边边角角,处理了一遍,还发现一只老鼠,几只蜘蛛。把驱虫药雄黄药拿出来整个号房洒了不少,留一半过几天再用。

他怕碰上蛇尤其是毒蛇,那如果被咬了死在考场,还都只能自认倒霉。

李文山把东西归置好后,准备好笔墨砚,开始等着试卷下发,开始考试了。

衙吏先发下来一叠草稿纸。第一场考试正场农历八月初九把试卷散发给考生每人一份,考试时间三天两夜。

第一场《四书》制义题三,五言八韵诗题一,题目的旁边有很多小字,大部分是对考生卷面上的要求。

按着要求,在毛笔沾上墨水后,先填写卷头,写下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形貌。写下自己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人的名字和身份,有无犯罪。

第一场题目为"子曰为政以德"来自于《论语》卷一为政第二。

第二题的题目“切切偲偲怡怡”,出自《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原文是“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所以这题为截上下题。

第三题题目“今有璞玉,琢之”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

李文山看着题目觉得除了第二题刁钻点外,他都答的出来,想了一会儿在草稿纸上答题。

在草稿纸上写了两个时辰,衙吏把午饭送到了,说是一荤一素,看着就是两个素菜,应该也是经过多重检查,连送饭的衙吏都是三人,有点冷了,还好现在天气不影响吃饭。

吃完饭衙吏们过来收走食盒,李文山看着他已经写出简单的两题,第二题他写了一小半。稍微走动几圈,李文山继续坐下来答题。

一个时辰后李文山看着已经做出来了,仔细检查,之后又修改了一次,把避讳的词和禁忌词给改了。

开始把答案抄写在试卷上,仔细检查纸上没什么问题,继续开始抄写稿子上的答案。

酉时末点上蜡烛之前,李文山抄完了一题。

抬头看了看对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