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从死神手中逃离两次的女孩> A面曲6 史宾诺莎的哀伤:4分33秒

A面曲6 史宾诺莎的哀伤:4分33秒(4 / 7)

ot;的证明式来说,n代入任何数值都会使得这方程式结果不变,好像是一种唯物论下的宿命观点。」

奥川佳织借用了数学界尚未被证明的方程式,这也是「克雷数学研究所」高额悬赏的七个千禧年难题之一。

我想起那位在化妆间说出「唯心论」的女子,不知她是否已在五分鐘之内赢下极为大胆又困难的赌注?

「好像有点道理。我不懂什么唯心或唯物论,只要努力的话,多少可以改变眼前困境吧?」我再喝下一口啤酒试图冲淡内心疑惑。

「假如可以改变现状的参数是自伤行为呢?」佳织放下啤酒后直视我的双眼。

「这…」佳织提出的问题太过艰难,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这可能是一种黑格尔式的悲剧,也就是两种善的衝突,确实教人十分为难。」

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兀自在悲伤中结束3万多个音符的演奏。

佳织似乎一步一步指引我进入她的隐喻问题,我仍然不敢直接问出那个敏感问题:你和里奈今晚是不是以bwithyou团员身分在filostrato替某权贵提供性服务?

「小茜,你知道奇怪的哲学家史宾诺莎(beusdespinoza)吗?」佳织走向房内的小型音响,准备播放下一首曲子。

我摇摇头后把没喝光的啤酒放在小沙发前的茶几上。

出生于1632年的史宾诺莎,是理性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他对信仰万分虔诚,上帝的至高存在深刻影响他的思想体系建构。最妙的地方是:他的鉅着《依几何次序所证伦理学》(ethicaordirionstrata,后世简称《伦理学》)一开始是用数学方程式来起头,非常特别地使用阿基米德的几何学作为论述起点,书中也使用诸多数学公式和定理来阐明自己的理念。

比起后来的「悲观主义」叔本华思想,史宾诺莎虽是个「决定论者」却不怎么悲观─他和叔本华的许多基本哲理主张颇为类似,史宾诺莎主张「一个人受制于外在的影响,那么他就是处于奴役状态」,但是并非没有解决的数学几何公式。

他主张自由是人类有能力知道我们已经「被决定」,并且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前进?准此,自由并不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说「不」的想像可能性,而是指涉人们说「是」且理解为什么事情将「必须那样发生」的可能。

除此之外,史宾诺莎认为世间万物都会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存有本质,这种自我保存的努力特徵是万物本性的天生倾向,准此,极力保存自我存在就是万物最强大的本能。

「佳织,这些对我来说好像有点难懂。」我不自觉皱了眉头。。

「简单来说,理解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