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
即使明知道那些学生们并不会因此提出什么意义,但他还是一直严格要求着自己。
那些年轻的妖怪们虽然容易冲动,但他们不是傻瓜。用心与否还是能很轻易的识别出来。
柳先生很清楚他如今的地位是怎么来的,也很清楚这种地位可能会怎么没的。也许对于别人而言,犯错不可怕,乃人之常情。只要知道知错改错,便大抵能获得原谅。
但他不一样。
他要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时时刻刻洞察人心的智者。
智者可以死亡,但不能犯任何一点点错误。即使犯了,也不该让人轻易看见。
两股清风一左一右,合力抬着天空中那面巨大的镜子,将其固定在水帘洞门口,让那边等待着开始的群妖能够清晰地看到这里的画面。
忙完这一切,柳先生的头还没有梳理好。两股清风瞬间跑至其头顶,一个将他的长发拉直,一个拿着木梳为柳先生梳头。
用发带将头发重新扎好后,柳先生卷起袖子,露出半截干枯的手臂,又掏出了绳子一圈一圈将裤脚绑好。
忙完这一切,他照了照镜子,觉得没什么大碍之后,挥了挥手。
群妖们的眼中光芒亮起,柳先生的笑容出现在他们眼中。世界的模样因此而变得柔和许多,甚至有些可爱。
世界太过复杂,五颜六色,光怪陆离。并不是每一双眼睛都能看得清楚其模样,也并非每一颗心脏都能想得明白其脉络。
大部分人认识世界的媒介是通过某些近似生而知之者的勇者与智者。
这些勇者与智者擅长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会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点燃一束火把,驱散亘古长存的浓雾、黑暗与严寒,将世界的某个角清楚的呈现在其他人眼前。
柳先生对于这些不太擅长认识世界的年轻妖怪们,就是这样的勇者与智者的结合体,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赐予他们最强大而不竭的动力。
柳先生说起一贯的开场白:“诸位好。”
群妖们整齐划一地回应:“先生好。”
“那我们便开始今天的课。人族有位唐太宗,说过这样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很喜欢这句话,我希望大家也能重视起这段话。”
“在这里,我下一个很不负责任的推断。妖族之所以沦落为今天这个境地,和我们不写史,不学史,大有关系。人族有个举族皆知的经典三问:我是谁?来自何处?去往何处?这三个问题看似滑稽空洞,却是人族一切行为逻辑的起源。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不懈探索,他们才能比我们更好的认清这个世界。但他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