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王家用数百年时间,从坏人变成了好人,可这最该改的恶心人的犟脾气却一辈传一辈,比你老祖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却让王老板从茫然到疑惑,到不敢置信,再到惊喜。
因为他想起自家那位可以说是中兴之主的老祖宗的一件小事。一件除了他们王家当家人之外几乎不可能知道的一件事。
外人对于王家的了解,恐怕都得通过王家那一箱子泛黄破损,散发着陈旧气息的家谱。
在那套家谱中,那位中兴之主的老祖宗的名字是王浩仁。
但只有他们王家寥寥几个人才知道,这个听上去谐音为“好人”的名字并非那位老祖宗最开始的名字。
那位老祖宗最开始的名字一点都不好人,而是王怀仁,谐音是“坏人”。
据说是那位赠与了王家一份大机缘的孙姓高人提了一嘴,嫌弃这个名字有些晦气,而王家那位祖宗也自觉自己的前半生确实晦气,便也顺势而为,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王浩仁。
因为为尊者讳以及对王家那份大机缘保密的缘故,与那两位孙姓高人相关的事并没有记载于那套家谱之上,只通过言语流传于他们王家内部。
这种无关痛痒的趣事,王老板不觉得会有外人会知晓。因为就连他自己,也是老父亲在将王家库房钥匙交于他手中之后,才通过零散的记忆为他恶补了许多只有王家当家人才知道的秘密。
眼前这个不速之客,显然并不是王家人。
再结合对方一直言语挑衅,却又从未对自己造成实质性伤害的反常之处,这个答案似乎很显然了。
这个流里流气的年轻人,八成便是他们王家的大贵人。
对于这个猜测,王老板是有些意外,但也不那么意外。
那两位贵人虽然自从那两次碰面之后便音讯全无,再也没出现过,但王家人始终不觉得他们已经死去。
用王家一位长辈的话来说,那便是:“像两位恩公那么好的存在,就活该长命百岁,就活该得道成仙。没准就是我们王家的门楣被雨打风吹,倒了,他们也仍然会一如既往,潇洒地游戏人间。”
王家世代坚信着这一点。
所以他们为两位恩公设立的生祠一直香火不断,同王家祠堂的香火一起燃到了今天。数百年时间里,从未熄灭过哪怕一刻。
想到这里,王老板双眼微微有些发红,鼻子也有点阻塞。
他想说点什么,但是却一时间仿佛忘了该怎么说话。
再见两位恩公一面,是王浩仁老祖宗后半生时常念叨的心愿,渐渐也成了王家一代代当家人的心愿。
到了他这一代,因为久久不能应验,他也只能将之当成了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