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面对封神国际上面,调查局的意见并不统一,是战是和,各有人支持。大部分人支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温和的手段对待封神国际,只有少部分人觉得这个封神国际是个不稳定因素,应该予以适当管控。这里的管控,当然是采取武力的方式。
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建立在大多数调查局并不知道周乾的两次遇袭的基础上。
当初朱招的突然出现包括周乾的突然死亡,都一直是作为机密存在,除了寥寥几个参与到这些行动中的个别人,根本没什么人知道。哪怕是周乾第二次遇袭身亡,要不是阿文等人被选中执行任务,也不会知道这件事。
但阿文可以肯定一点,如果调查局的同事知道了这两件事,那么现在调查局面对封神国际的态度绝不会像是现在这样。
就像周乾说的,局里的强硬派其实只是缺少一个名正言顺对封神国际开战的理由而已。
凭空冒出一个天庭要骑到调查局头上,就已经让人够窝火了。
现在又蹦出个什么狗屁封神国际,想要与调查局分庭抗礼,真当现在的调查局是软柿子了?
唯一可惜的是,封神国际的两次袭击都非常谨慎,没有留下足够的证据。
不然……
阿文在心底冷笑一声。
调查局的传统向来是不相信眼泪。
更确切地说,调查局真正得到公认的传统只有一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血债也唯有敌人的血流尽可以偿还。
这个传统自异闻司建立起的那一天便存在了,但它真正被人熟知,还要追溯到汉朝那位班固在《汉书》中留下过的一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仅如此,阿文还听他的老队长说过一个很不靠谱的笑话。
当初刘邦与项羽争锋,明明楚强汉弱,但最后却让弱势一方的汉最终得了天下,这不仅仅是楚霸王的刚愎自用所能解释的,而是他烧了咸阳宫,掘了大秦根基的最后一块土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也就是说,从项羽烧了咸阳宫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注定不可能成为天下的主人。
因为异闻司不允许,
而在当时可能的天下共主人选中,项羽最不想看到其成功的,便是刘邦,所以刘邦就在所有人意料的情况下登基了。
而在取得了天下之后,刘邦也很自觉地没有试图抹去始皇帝陛下存在的痕迹,反而将大秦的许多东西,很好的继承并改进了。
就比如那部,差不多堆满了始皇帝陛下半个寝宫的大秦律!
老队长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正喝着酒,当个笑话说的,但阿文却从那张苍老的脸上,看不出丝毫说笑的意思,反而隐隐看到了一些怀念与自豪。
想起老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