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把烟蒂投进垃圾桶,猛地拍了拍田一峰后背,“当时怎么劝我的?脑子里回放一遍劝劝自己,最多下回我给你把关,你瞅我找的,余乔,没缺点啊!”
田一峰闷着头,无奈地说:“不是说不虐了吗?”
陈继川打个哈哈,“我这都是有感而发,抑制不住。”
“滚你妈的吧,少跟我这儿碍眼。”
“我走了你可不得想死我啊?”
“想个屁!”
两人歪歪斜斜各回各家,陈继川带着一身隔夜的烟味回来,让余乔嫌弃得恨不能把他从窗户扔出去,但他已经完全把这房子当自己家,洗了个脸往床上一躺,当即睡得人事不知。
余乔担心了一夜,也没结果,干脆选择去做旅行攻略。
但第二天,舆论就炸了开锅,微博热搜头条即是一篇未署名却得到众多公知大v转发的文章——《缉毒警与毒枭之女暗中勾结,瓜分上亿毒资后远走高飞》。
余乔的手机断电,无聊当中只能用电脑游览网页。
她不经意间瞄到文章标题,心上一抽,再点进去,越看越是惊心。
文章里,毒枭姓余,缉毒警姓季,作者称这位在云南边关长期卧底潜伏的缉毒警其实早已经与毒枭的女儿安通款曲,并已有吸毒史,在案发之前,已用所获独自在鹏城最有发展前途的地段购买两处房产,都落在余姓女子名下,如今已经价值千万,更在暗中转移资产,以供两人日后逍遥。
而毒枭被捕后为了保护女儿,到死都没有将缉毒警中饱私囊的行为供出来,文中更暗示当地警方收受贿赂,为这位缉毒警网开一面。
文章下的评论有同情毒枭的,有骂毒枭女儿有了男人不要老爸的,当然,更多的是骂一句“早知道警察都没有好东西”,仿佛早已经洞悉这世间所有隐秘的规律。
余乔身体发冷,从末端评论再滑回文章内容,仔细再看一遍作者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描写,以及多出地名、物业所提供的信息。
那人仿佛故意要将他们挂起来供民众鞭笞,所有信息都一清二楚,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猜到那两处物业在哪个小区,甚至已经有热心群众发动人肉搜索,贴出余乔的身份证与个人信息。
她回头看一眼正在充电的手机,蹭一下站起来冲到床头拔掉充电线,仿佛对待这一生最害怕的敌人。
☆、第57章 后果
第五十六章后果
余乔彻底慌了,谣言与人肉搜索并行, 民众的狂热与暴虐在网络世界里成倍增长,何况这个故事里包含“警察”“毒品”“贪污”几大要素, 已足够媒体与评论家们狂欢半月。
然而却无人关心这一切满足民众“正义感”的集体躁动会给当事人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