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唯我独裁> 第509章 黄金大掠夺

第509章 黄金大掠夺(4 / 7)

产量上面,却不是最多的。

中华帝国本土大陆区的黄金年产量不过90吨左右,光华二十七六年的数据统计表明,中华帝国长城以南地区的黄金年开采量极低,总产量不足5吨。不过,随着中华帝国对北疆地区的持续大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金矿成为中华帝国本土主要金矿生产基地。主要金矿集中在西伯利亚的马加丹州科隆马河地区,年产黄金22吨,阿穆尔州腾达外兴安岭金矿区,年产黄金13吨,西伯利亚中部的阿尔丹河和亚纶那河地区,年产黄金25吨,西伯利亚西部的叶塞尼河中上游金矿区,年产黄金15吨。另外,西疆、南疆每年分别贡献5吨和3吨黄金左右。

而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地当中,阿拉斯加、古巴、波多黎各等地每年还可以贡献10吨左右的黄金。

不过,中华帝国的黄金矿业公司在共荣圈内的各个联邦成员国境内却控制了大量的金矿区,每年向中华帝国贡献120多吨黄金。重要的金矿区包括在在澳洲的伯丁顿金矿区年产量20吨黄金,卡尔古利金矿区年产量25吨;在巴布亚境内的格拉斯伯格金矿区每年向中华帝国贡献56吨黄金。

整体上,中华帝国每年可以获得220吨黄金左右,但这只能勉强维持中华帝国的经济繁荣。原因是中华帝国在战后成为全球唯一的经济强国,经济增长强劲,到了光华二十七年时,中华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亿龙币大关,以20%的速度高速增长,按照流通货币应是gdp增长速度的1.5倍和货物流通量的2倍的乘加和值来计算,中华帝国央行应该在光华二十八年额外发行200亿至300亿的龙币用作世面流通所需,这样才可以保证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最大限度的维持经济增长速度。

然而,中华帝国以金本位制作为基础,龙币和黄金实行严格的等值挂钩法律,发行龙币必须以国库黄金储备量作为衡量标准。但中华帝国在光华二十七年的黄金开采量只有218吨,用于国库储备的黄金只有180吨(其他被民间购买),从海外贸易结算后回流国库的黄金也不过300吨,按照中华帝国的龙币发行法律标准的话,只能增发70亿龙币,黄金的短缺已经开始制约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了。

当然,中华帝国央行也不像二十年前那样老实了,当时受到英国和美国的央行监管,龙币发行量和黄金储备量严格挂钩。如今的中华帝国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龙币的坚挺已经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因此中华帝国央行在战后的九年间里,并未严格执行龙币发行法案,而是按照现有黄金储备总量的20%额外增发了300多亿龙币。

这三百亿龙币在九年间流入货币市场,并没有对中华帝国经济造成损害,反而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原因是中华帝国通过中美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