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牛鼻子鲜血不断涌出。
一旁围观的村民们看的直叹气,许多人都没见过牛穿鼻子,看到牛出血,都心疼不已。特别是那牛的主人,都急的拍手跺脚的,恨不得把老牛给踢开。
扎好洞后,老牛立即拿来一根绳子,先在一头打了个大结,然后用另一头穿过牛鼻子,最后又在那头也打了个硬结,这样两个大结就卡在牛鼻子两边。
“牛鼻子过些天伤口就会自己好了,到时就可以换个木头的牛栓,或者直接用个铁制或铜制的圆环换上,再拴绳子就比较方便。”
老牛看庄民们那心疼的模样,便道,“大家放心,牛穿鼻孔的地方其实伤不到牛,那里就跟人的耳垂一样,看是出了点血,实无大碍,过几天就好了。到时你们就能牵着牛鼻子走了,牛再犟,也得乖乖的听你们的话,指东,他就不能往西,指西,他不敢往东,都不用打它。”
牛大牛二松开牛,那边拉着绳的几个村民也松开手。
赵老爷子连忙带着几个儿子却解绑在桩上的牛腿,绳索都解开了,卡住牛脖的杠子也拉起,老爷子连忙拉着牛出来。
大水牛舌头不停的去舔流血的鼻子,老爷子看的十分心疼。
“这两天别去碰牛的鼻子,也不要碰那个绳结,还是用牛笼头的绳子牵牛。等过个七八天吧,到时就可以换牛环,不必再用牛笼头那么麻烦了。”
“下一头。”老牛很是霸气的喊了一句。
每头牛,老牛都只是扎一次,一扎就中,准确无误。
张超看了会,便也没了兴趣,他过去看骡子了。
老爹正带着一群村里府兵在那里看骡子呢,这些骡子都是马和驴的后代,但个子挺大,看着甚至有点滇马的感觉。
“这骡子不错,个大耐力好。你看这蹄,腿又粗又直,好骡子。”老爹围着骡子左右打量,十分满意。
以往他们出去打仗,不但得带自己的装备,每伙还得有一个帐篷等东西。而每队,又还要增添不少装备,缺骡少马,许多装备都得自己背着。行军十分疲惫,平时行军比打仗还累。
朝廷的辎重车队,也只是运送粮草等,并不会帮他们运输这些府兵装备。
这次朝廷让府兵们自备骡马,也是考虑到府兵们的装备越来越多,没有骡马行军太慢。一伙备骡六头。
有条件,当然是一人一头骡。没条件,那就十人买六头。当然,这些骡子,出征的时候,是不允许骑乘的,是驮辎重的。若是想骑乘,你还得再自备一匹骑乘的,有钱的可以买马,没钱的买驴也行。
大唐的卫府军就是如此神奇,各种装备几乎是自备,只有骑兵部队的战马、长矛、硬弓强弩、铠甲这些是朝廷提供。一般的装备,都得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