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文士及拒绝。
“无忌,你来当尚书令!”
李世民又望向大舅子长孙无忌。
结果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也不肯接。
问了好几个,没人愿意当这尚书令,这让李世民气的脸都紫了。尚书令什么时候成了烫手的山芋了,一个个都不肯接。
最后,李世民只得退一步,让宇文士及接任尚书右仆射之职。
中书门下的宰相,一下子只剩下了七个。
看着剩下的七个宰相,李世民真担心他们又提什么杀侯,直接就离开了。
当天,李世民让王太监到中书门下传旨,皇上龙体不适,暂不临朝视事,继续由太子殿下监国摄政,由中书门下宰相们辅佐太子理政。
皇帝跟宰相们赌气,结果就是又有两位宰相辞职,尚书令空缺。
襄阳城的百姓,这段时间感觉很过瘾,大戏不断啊。这么精彩的朝堂局势,都让时报和半月谈的销量再次暴增,半月谈都破三万了,时报也破了两万。
至于汉京报,因为是官方喉舌,对于朝堂时事一直摭摭掩掩的,销量如今不增反降。
时报和半月谈如今也越来越大胆,谈论起这些时事来也毫不避讳。
国子监的学生们、讲武堂的学生们,还有那些年轻的士人们,一个个都跑到报纸上来抒发自己的意见,大肆讨伐侯君集这样的奸人。
甚至骂宰相无能。
不过当萧瑀和陈叔达辞相后,却被许多人称赞。
李世民缩回深宫不出,不见宰相不视事,但每天都要看报纸,听六扇门的禀报。
越看报他越生气。
“这半月谈和时报简直就是在煽风点火,挑拨是非!”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桌上。
他一直都很支持这两份报纸,甚至让他们刊登朝廷的邸报消息,让他们使用朝廷的驿站系统。可现在他们都写的是什么?
越来越过份了。
这两家报纸是李超名下的产业,这又是否李超幕后授意?
“传朕旨意给羽林军和金吾卫,把半月谈和时报封了!”
王太监惊讶。
这半月谈和时报两份报纸,可是名声极大啊。这要是封了,只怕会引发事端啊。
“封!”
“朕难道还要被两家私人的报纸给牵着鼻子走?他们有何资格谈论朝政,指责朝堂?”
被中书门下的宰相们顶着干,已经够火大了,现在连两家报纸都要对他指指点点,虽然没明说,可这话里话外,不都是在指责他吗?
忍无可忍。
“陛下,只怕中书门下宰相们未必肯通过旨意。”
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