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些生份了,而且很多地方都不如侄子们。
“好几年没回灞上了,也不知道那里如何了。”
老爹叹声气道,他老家扬州,但当初落户灞上,也是有感情的。
只是这几年,他都在自己的燕北封地,每年入京朝集,也是来去匆匆,并没空回长安和灞上。
“灞上挺不错的。”李超笑道。
如今宁民县已经又和玉山、蓝田县合并,整个灞上现在都合为蓝田一县。
在朝廷刚从长安迁离那几年,当时天下大灾荒,朝廷衙门和官员、士兵以及其家眷及许多勋戚、大户迁离,确实让长安一下子冷了下来。
但这些年朝廷制度的长安以西粮食不出关政策,以及朝廷的关陇河朔开发移民,兼之丝绸之路的兴旺,还有后来西域的收复,使得长安,又迅速成了大唐西部的顶级城池。
成为了西部中心。
长安又迅速的充实和繁华起来。
至于紧邻长安的蓝田灞上,则更胜往昔。
毕竟是李家的发源之地,哪怕李家这几年不在家,但这里依然是李家的根之所在。
白鹿书院以及灞上酒坊、灞上纸坊、灞上印书坊等数个重要产业依然在这里扎根,白鹿乡如今已经改为了白鹿镇,甚至从原来的乡上搬到了张家沟。
张家沟变成了白鹿镇,一个拥有许多天下闻名产业的大镇,人口都有小十万。
光一个白鹿书院,现在就有近万人,不但有小学还有中学和大学院。
“每年都有灞上的乡邻来汉京,现在当初的乡人们日子过的可好了。”李超笑着说道,当年灞上的许多乡邻迁移出去了,去了陇右去了河套。还有许多灞上子弟跟着李超,或者读书或者当兵,又或者进了李家产业。
就是还呆在灞上的乡邻,现在啥也不做,就靠收租都一年不知道过的多潇洒。
“过的好就好。”老爹笑道。
当年的灞上还算个穷地方,种地缺水,靠天吃饭。
而如今的灞上却是个工商大镇,曾经的几十里荒凉洗澡沟,也早都在李家名下,且被修成了鲸鱼沟水库,养鱼种藕,两岸还成了水稻梯田,高点的山坡,还种满了樱桃、葡萄、猕猴桃、核桃、桑树等果树。
这里还养了不少牛羊鸡鸭鹅,种了许多菜。
李超曾经梦想的把洗澡沟打造成一片生态养殖基地,早已经实现了。虽然,现在洗澡沟在李家的眼里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就算是白鹿镇上的这些天下闻名的产业,在李家的账本上都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改变。
“如果那年没有在灞桥边遇到你,”老爹无尽感慨。没有遇到文远,他的日子可能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