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既是比刀就没有不兵刃交接的道理,夏小乔若是含劲不吐,只比划几下,那还有什么比试的必要?他们还不如纸上谈兵、口头比划呢!
于是大家只能就此作罢,进去吃过饭,就早早休息、第二日继续赶路了。
夏小乔跟他们一路走来,听了不少江湖轶事,终于对下界的武林或者叫江湖有了些了解。
也许是因为长生不老遥不可及,这些江湖侠士学武多半是为了获得超于常人的力量,与修士不同的是,获得力量并不是大部分人的终极目标,而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就跟读书一样。
比如春阳子,他跟夏小乔谈来谈去,探听的不是她修炼了什么武功,而是她师从全真一脉还是正一一脉,抑或是其他道教分支。
修真界法修虽然暗合道家要旨,讲究道法自然、自律自持,但从根本上与下界的道教并没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也从来不想弘扬什么道家经典,收弟子只是为了传承先人艺业,四极宫这样的门派,更是关上大门,不肯叫人窥视门径,只挑选极少数的杰出人才。
所以夏小乔弄明白全真和正一两者之间的区别后,发现法修其实是兼而有之,既修习符箓咒语、也要修炼内丹,须清修却不用出家,只能含糊以对,并且不理解明明是全真门下、须避世清修的春阳子为何要入世辅佐鲁王。
全真教旨是修身养性、严守戒律、清心苦修,他却要光大全真,就好比让一个隐士出来做官,怎么想怎么不伦不类。
不过这是他的毕生理想,并且已经为之付出了六十多年的努力,辛辛苦苦学武习文,就是为的现在,夏小乔除了敬佩,也说不出什么来。
再比如傅一平父子,据他说,他从小就被父亲教导,只有成为强者才能有取舍的权利,否则只能随波逐流,而成为强者之后,则应当挺身而出、匡扶正义、保护弱小。
世道不太平,那就去做那个开辟清平世界的人。这是他的志向。
夏小乔跟他们谈了几日,或者说,听了几日,越发确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凡人起码还是人,虽也有穷凶极恶之辈,毕竟是少数,可修真界的修士,已经离“人”太远,大多数修士眼里只有一个极大的“我”,他们与魔修的区别,只差一点敬畏,修士还敬畏天地,而魔修已经无所畏惧。
马车进商都城的时候,夏小乔心里已经是一片澄定,初回下界的没着没落、踩不到实地感终于褪去,她决心不做一个冷眼旁观者,要为自己想要看到的人间出一份力——当然,得等她办完私事之后。
进城后,他们一行人先去了陈府略作安置,陈义明当天就带春阳子去见了郑王,然后春阳子师徒和从人就都留在了郑王府。第二日傅一平也被引荐去见郑王,成了郑王府的座上宾,留在陈府的就只剩了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