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来,带头鼓了鼓掌,稀稀拉拉的掌声响了几下,很快就结束了。
“林淮生同志。感谢你和雪狼大队带来的有价值信息。”中将说道。
“不过归根结底,情报是死的。这些天我也已经看过了你对参谋部4157乙方案的建议,说实话,写的很好,很有启发。现在我很想听听你对这一地区的一些新的看法,也就是这次侦察以后的新的设想。”
“是。”林淮生说着敬了一个军礼。转身走到投影在墙上的地图旁边,他想,自己畅所欲言的机会终于来了。
“4157乙计划,这里简称‘乙计划’是总参在80年代修改的一个夺取控制线以南的作战计划,启动的前提有2个,其一是印度陷入两线作战,无法自拔。其二,国际总体形势对我收复山南国土较为有利。现在这两个前提已经达成。但是从最近20年最新的军事技术成果发展看起来,这个计划本身仍然过于保守。”林淮生说道,一转之前的沉稳,语气变得咄咄逼人起来。他的话让角落里的徐景哲苦笑着摇了摇头。少将想,既然他想说,那就由着他吧。
“我们知道,这个乙计划的出笼,源于我们在62年代的进攻所受到的地形上的制约,我们在东部获得战术上的绝对胜利,但是应该看到,那只是一次团一级的,浅纵深突破。类似的地理屏障问题将会在该地区设想中的地面作战中,继续捆住我们的手脚,所以乙计划增加了新的技术手段,就是陆军航空兵的部分。但是……”他停了停,让心神稳一稳。
“但是,当今的高技术作战模式,使得‘乙计划’同样过时了。”这个结论他终于说了出来。
下面时不时有人点头,也有面无表情的,比如徐景哲。
“以美军为例,其空中突击师的作战样式已经跨越了传统的机械化作战的兵力投送和后勤保障摸式。这给予了我军很大的启发。”他顿了顿。
“山南地区有着地球上最严酷的地理面貌,几近与世隔绝。气候条件也极端恶劣,雨季绵长,冬季酷寒,不适合任何形式的机械化作战……总参曾经做出的评估,在这一地区维持一条补给线的难度,要远大于82年马岛海战中的英国军队维持一万两千公里补给线的难度。当然同时也必须承认,这样的地形也不利于敌人防守……”
“但是,直升机作战仍然很难跨越那样的山区。我们目前的陆航团很难在那一带进行频繁复杂的运输任务。”另一名将领坐着说道。他并不绕弯子,一下子说到了问题的要害上。
“没错,确实如此。这一带海拔很高。目前我们在整个西藏地区适用于高原的直升机甚至没有印度在英帕尔地区部署的多。这也是我认为,乙计划过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我认为,也许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投送足够的兵力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