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烟雾,彻底搞糊涂他们,以抵消他们在数量上的优势。”
“我提议,可以在他们的正面,派出一支兵力,吸引其注意力,让敌人晕头转向,始终搞不清我们的主力方向。”
“没错,等他们回过神来,我们已经解决了他们一半的兵力。”有人振奋道。
“而我们可以尽量展开发挥火力和正面装甲。”又有人接过了以上话题。
“我们步兵可以在丛林里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可以以树木为掩护,靠近敌人坦克用火箭筒消灭他们。”一直插不上话的步兵指挥官说道。
参加会议的这些人都是百战而存的老战士,他们能够提出的意见,自然都不会脱离实际,伊斯兰堡窝囊后撤以后,亚希尼很久没有见到自己人如此群情激昂的讨论战术,早上的挫折,更是让不少人垂头丧气,这会儿热烈的气氛让他由衷的高兴起来。
“很好,就这么办,我们没有多余的力量和他们周旋,就在近距离上和他们一较高下。”
亚希尼最终拍板后,各车组纷纷激动地返回战车,一幅斗志昂扬的样子。他很少在近距离上与优势的敌人争强斗狠过,那意味着放弃很多技术上的优势,不过他深信突然性,才是战争获胜的捷径,所以,就这么干了。
作为引开敌人注意力的一步,他的一个机械化步兵连与最后一个t80排,从敌人以为的路线直奔达尼席瓦村,他们远远停在了敌人的射程外,不时地来回开动扬起烟尘,以吸引敌人注意力,造成了一支极大的部队正在靠近的假象。
桑德尔在印度装甲兵学院担任了十几年装甲兵战术课程的教师,曾经被称为印度最具理论水品的装甲兵指挥官,他将要再次面对的,是只有中学程度的亚希尼,和他的野路子战术。上校意气风发地站在坦克上,举着望远镜,对着东北方向冲天的烟雾有些纳闷:敌人怎么就是畏缩不前?难道看破了自己的计划,又一想,自己上午那一仗确实打的太漂亮了,也许是把他们吓住了,这会儿,他们有一些胆怯也是非常合理,他看了一下表,决定先与司令部取得一下联系,或许能要求一些空中支援。早上一战后,他连续奔波了奔波几个钟头,还来不及向上级报告战果,他想焦头烂额的梅内亚姆将军会喜欢这个报告的,当然重点是让他派出无人侦察过来,而不是那些来去匆匆,主要靠肉眼的米格27。
正在斯利那加疑神疑鬼的梅内亚姆中将,本来没有功夫听取次要地区的交战报告,不过参谋部有人提交了桑德尔缴获的敌人设想的战线示意图,确实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一般来说,巴陆军会主动脱离印度战线,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物资和兵力保持战斗接触。
在听到桑德尔通过电台告诉他,敌人出动了一支使用主力坦克的装甲部队,但是被他消灭之后,中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