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出其不意的第一击最重要,待会儿敌人防烟,远距离攻击就会变得困难了。
导弹经过漫长的飞行,大部分击中了目标。惶恐中的敌人仍然还有数量优势,但是形势已经逆转了。
印度坦克突然面临被夹击射杀的局面,也不知道炮塔该向那边转。其实无论怎么转,都会造成顾此失彼的混乱。印度团长作出了分兵对抗的中庸决定,队形大乱的过程中,敌人始终不停地发射准确的火力击中k1型坦克,而k1坦克的105毫米线膛炮的表现,简直是一场灾难。它回敬敌人的,是使用滑动弹托的尾翼稳定穿甲弹,这种粗短的弹药长径比小,迎风面大,远距离上动能衰减严重,且极易受横风干扰。
坦克火控系统,通过捕捉已发射弹药尾部曳光管的发出的光亮,来跟踪炮弹飞行弹道,如果不中,其左右偏差值可以提供第二发炮弹的水平方向修正量。
这种弹药在1500米内还算是相当精准,但是超过了这个距离,它的弹道则会变得无法预测的,通常射手只能看到光点的随意乱摆,没有规律可循。
以往的训练中,所有的射击科目都安排在1.5公里内,韩国教官曾经提醒过113团的官兵,不要指望在这个距离外,炮弹会有超水平发挥。毕竟这是一门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淘汰了很久的火炮。
错愕的反击,进行得十分不顺利,但是依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113团渐渐站稳了脚跟,与敌人形成了一均势。战场外的11辆t84坦克,正在高速赶过来,西北面隆隆的炮声催促着第2连的连长加快速度,他知道自己的连即将决定胜负。敌人如果够机灵,此刻应该就会发现,无论哪一面的巴基斯坦坦克数量都只有一个连,可以强推过去,所以他必须尽快从东南方向杀进去完成包围。
尽管缺乏数据链支持,第2连的连长也很清楚目前的绝佳态势,在自己西北方向,所有的敌人都将屁股对准了自己,这是最理想的收割机会,也是这个连遭遇阿琼伏击损失大半后,最好的复仇机会。
印度人仍然在作抵抗,他们利用被击毁的坦克做屏障,寻找避开致命的交叉火力的机会。他们知道的是,即使是敌人的125毫米炮弹,在这个距离上也没有十足把握洞穿正面装甲,他们不知道的是,11辆t84将要从屁股后面冒出来。亚希尼就如同一只贪得无厌的鬣狗,他不光要挑战比自己大一倍的对手,他还要将对手整个吞掉。
王镇北的前锋侦察营,此刻还隔着10公里落在了后面.他本人留在了更后方的指挥车内,通过位于战场西侧边缘无人机拍摄到的视频,了解整个局面。
他刚才还在咒骂亚希尼蠢得跟猪一样,不向自己这边靠拢,但是渐渐开始发现了苗头不对,这个亚希尼不是浪得虚名,他精得和鬼一样。这是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