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摔得不轻。黄德兴上去帮忙把伤兵拖出来,又查看了这辆小巧车辆的里面,刚才向自己射击的那名乘员已经折断脖子死了。他想,应该没有哪个驾驶装甲车辆的士兵,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因为撞到树上阵亡。
坦克部队上空,几架飞豹呼啸而过,他们将配合地面行动,执行纵深打击任务,主要攻击目标位对手部署在边境后方100至150公里区域的远程警戒雷达。目前,印度在这一地带上部署的雷达网仍然有恃无恐,对进一步的突破构成了威胁,在这个范围以西,已经鲜有雷达敢乱动的了。
这是张成岩本日,第二次起飞作战。他的编队携带了自卫用反辐射导弹,和500公斤的卫星制导炸弹。
对付一些波长较大的远程雷达,一般的反辐射武器效能不强,但是那些天线巨大的雷达机动能力很差,一旦暴露位置,则可以使用卫星制导炸弹或者战术导弹进行定点攻击。从成本和反应时间上看,通过能够在目标区域外,长时间盘旋等待战机的轰炸机携带卫星制导炸弹,显然比战术导弹优越。
中国战机的位置,处在敌人北方集团与斯潘加部队的防控网结合部地带,这里属于印度部队地面部队的任务重叠区,表面上飞临这里的战机,将要面临来自南北两面的威胁,但是由于敌人两个集团的雷达没有组网,缺乏空情信息交换,北方反而出现了一条可以自行通过的走廊地带,对于战机而言,更容易突破和滞留。
张成岩一直留意来自四面八方的电子威胁,显示器上,地面雷达按照其特征被分为了几类。目前大部分都是来自远方的雷达,没有强大的威胁。
告警设备已经跟新了软件,可以有限地识别出来自北方的紫菀30导弹的火控雷达,如果它继续在上次使用的频段上工作的话;不过由于这种雷达露面次数较少,且指挥官总是小心翼翼,要用反辐射导弹对其实施打击,似乎还没道时候。
另外,印度还有一些很难在临界距离外,被机载雷达告警设备截获的,老式trs2215警戒雷达以及英迪拉雷达,这2种雷达都具备远程探测的能力,尤其第一种法制老式雷达,具备一些功率控制以及频率捷变能力,使之能够与优势的空军玩一些捉迷藏的小把戏。印度陆军获得这些雷达的时间比较长,操作人员较有经验,且信心十足敢于开机。当然老手的对抗,意味着利用技术优势而非莽撞,通常此类雷达的操作员,会使用高增益天线,能够接收微弱的反射的特点,在发射峰值功率控制上下功夫,这使得比其他雷达更难被发现和进一步探测到位置。在各个战场上,如果这些东西部署到200公里开外,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加以摧毁和干扰,索性印度雷达网前后脱节,一些雷达在参差不齐的纵深地带,处于了比较突出的位置上个,这使得它们进入了对林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