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雷达,将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这支部队有一些固定目标(比如浮桥)可以打击。当然实际上,空军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从东面狂飙猛进的另一支中国装甲部队,似乎没有一部像样的雷达可以打击,也没有什么固定不动的东西,等着巡航导弹来攻击。
飞行员自南向北低空飞过战场,可以看到地面上冒烟的装备,不知道是哪一方的。虽然是老资格的飞行员,这还是他第一次飞临真实战场。
作为一整套攻击中,紧挨着战术导弹出场的部分,区区一架战术飞机显得有些单薄。空军的谨小慎微,或许是因为在猛禽折翼造成的,他们不想迁就华盛顿,在非常不合适的地区和时间,发起一次大规模空袭,只能进行一些理论上可行的投机。
野鼬鼠携带的an/asq-213吊舱可以有效地发现和指示对手的雷达,只要它处于飞机的前半球方位。
同时战机的电子威胁分析设备一直在指示四周的出现的大量辐射源。
这个设备发现了来自侧面的大量野战防空系统的辐射源,它们此起彼伏地开机、关机,每一次出现的位置都不同,可见还在机动,初步猜测有一些就在很近的位置,飞行员大致就是沿着他们的行进路线飞行。这支从东面包围新德里的中国部队,就是靠着这些射程很近的东西一路打过来的,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s400的保护。飞行员真心有些佩服那名指挥官。作为一名经常参加绿旗空地对抗的老飞行员,他甚至无法对这支部队发起sead(压制地面防空火力作战),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值得打击的目标,并且那些小型防空系统的机动能力还很高,也可以在行进中对空搜索。
虽然这些系统无法威胁到自己,但是少校仍然担心一件事情,他可以躲过远在北方200公里外的远程雷达,但是这些遍布战场的小型监视雷达是无法躲开的,如果雷达告警器可以发现他们,说明自己正处于敌人监视之下,如果他们有足够好的信息分发系统,那么这样的独立系统也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侦察节点,有经验的分析人员可以从断断续续的轨迹上判断自己最终会扑向哪里?空军情报部单位一直不是很清楚敌人的数据链发展程度,估计会低于北约,大部分北约国家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中国军队表现出的灵巧与以上判断相背离。
他根据预设航线,向南飞了一段,寻找新德里西南的山脉,一是为了隐藏,二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只是在边缘侦察。这有些自欺欺人,不过在混乱的战场人,一架飞机确实不容易引起注意。
吊舱早就探测到了那部红旗16的相控阵雷达,它出现的位置以及天线方向有些变化,似乎对阿格拉格外警惕。这让威尔逊有机会从不容易被看到的方位靠近它。无论能否消灭这部雷达,b52都将在700公里外发射巡航导弹,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