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信息同时传递到了附近的每一个节点上,包括那些没有开机的防空车辆,以及各个营一级指挥部内。
一辆潜伏状态的双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根据数据链信息,直接使用炮塔前方与火炮并列的火控雷达一次开机捕捉到目标。车内指挥员吓了一跳,他看到4个目标,以差不多一样的路线,正要从眼前1公里的地方溜过去,它们飞得如此之慢,较之通常那些一闪而过的目标,多出了几秒种的射击窗口。
弹道计算机通过雷达测速、测角,迅速计算诸元。一长串弹药飞出,立即笼罩住了第一枚导弹,一发炮弹擦过导弹弹翼,导弹失去稳定,一头栽倒在一片烂泥塘里
这种导弹近乎匀速的飞行,使得提前量十分容易把握。炮塔转向第二个目标,这次只是短促的射击,就击落了导弹,随着炮管温度增高,准头开始下降,第三枚费了一些周折,但是仍然靠着近炸破片,将其摧毁。由于精度进一步下降,第4枚续航导弹终于逃了过去。
电台里上级通报了更多的敌人巡航导弹飞临,指挥员决定停留在原地装弹,并等待炮管冷却,他想,说不定敌人会犯浑继续从前面飞过去。还在巡航导弹需要使用地形匹配导航的时代,这样的失误总是难免的,但是当敌人制定的计划有一些特殊的战术需求,以及准备十分仓促的情况下,似乎也可以期待在一个地方张望以待的方式拦截这些导弹。
贺凡的突击行部队中,分散部署着大量这样的,能够独立作战的小东西,虽然无法完成区域的防空,但是拼凑起来竟然也是一张让敌人防不胜发的大网,当从b52平台上发射的大量巡航导弹,试图从这支表面防空能力薄弱的部队头上飞过去的时候,空军参谋人员会发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贺凡防空的弱点也早就被对手发现,针对他的打击,并非靠这些巡航导弹,而是另有计划。
美军空军参谋部人员预计有10%的空射导弹被敌人拦截住,所以在航线设定上,没有采取多变的航线,那样会浪费导弹的航程,势必使得老迈的b52太靠近前线,最终大部分导弹都集中从行进中的贺凡头上飞过,如果能突破,他们将笔直飞跃新德里西郊,最终攻击王镇北部队的几个目标,包括浮桥、公路和红旗16的阵地。
作为双管齐下的手段,弗林斯的地面部队,经过几次攻击,与帕斯阿德的印度军队已经遥遥相望了,大部分中巴空军都被他们吸引过来,投入到阻挡敌人装甲洪流的战斗中。
萨米带着他的一群新手们,也飞临东面,试图阻挡从新德里向东攻击的印度部队。
让哈桑这样的人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意味着很大的伤亡,尤其当战场上布满了石勒喀河这种东西的时候,但是战争的本质就是制造死亡,并没有任何躲避的余地。。
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