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差不多,2000多人全部歼灭就能贡献4000枚气运币,之前歼灭的3000多史国府府兵和地方县兵算3000枚气运币,乱七八糟的近万色目人仆从军等等算一千枚气运币。
加在一起刚好是八千枚气运币!
因此,证实了李察的猜测是正确的!
其中或许会有些许误差,但系统评价计算的是大概念的约数,所以那些误差李察完全可以无视掉。
有了这八千枚气运币入账,李察账面上的气运币存款增长到一万两千枚!
当然,这一仗对李察而言损失也很大,色目人仆从军和吐番降兵都被消耗殆尽,作为主力的4000多人明军营伤亡高达1000多!
这还是在有五军营步兵支援和稳占上风下的伤亡比!
可想而知,明军营看似不错,实际上综合战斗力比起普通的地方县兵强不到哪里去……
如果对上大唐一线野战部队,哪怕有两三倍的兵力优势估计也会被打崩!
不过在全歼那2000多大唐一线野战部队后,剩下的3000多明军营士兵哪怕排除战斗中的损毁铁甲,也达到了全员披甲率!
因为大唐一线野战部队的士兵几乎人人有甲!
除此之外,明军营的步兵也每人配上了一副弓箭或弩弓,这全部得益于歼灭那2000多唐军一线部队的缴获!
与唐军一线野战部队相比,地方县兵穷得跟乞丐兵一般……
至于大刀长矛等冷兵器,李察更是缴获颇丰,完全可以再武装出一支明军营出来!
然而,歼灭那2000多一线唐军野战部队李察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3500边军精骑阵亡达到了1500人!
战后李察只剩下2000可以继续作战的明朝边军精骑……
反观五军营步兵,因为对手太垃圾,无一人战死……
边军精骑中失去了主人的系统战马没有凭空消失,而是主动找上了失去了战马但没有死掉的边军精骑。
直到没有失去战马的边军精骑需要坐骑,剩下的没有主人的系统战马才化为灰光消失不见。
至于武器装备,边军精骑战后从友军尸体上捡起同样款式的系统配套武器,替代损毁的系统武器。
等到边军精骑挑完后,遗落的系统武器和铁甲才全部消失不见。
看到这一幕,李察很好奇,若是装备损坏率高于系统士兵阵亡人数,那这些没了装备的系统士兵该如何是好?
当然,这种极端情况很少发生,因为在激烈的战场搏斗中,如果武器损毁,以系统士兵悍不畏死的作战特点,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再加上系统出品的武器装备乃至战马都是精品,损坏率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