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问,却没想过有人能回答他。
事实上,韩寂有一个秘密不曾说出来。
那就是当初林渊修成法相的时候,大周王朝的国运曾经有过动荡。
因此,韩寂怀疑林渊那时候掠夺过大周朝的气运,但掠夺得不多,对大周王朝的影响不大。
只是,那件事可能对大周皇权的影响很大。
韩寂曾经想过要不要把这个秘密说出来,但是深思熟虑之后,他还是决定瞒下来。
因为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件事,其次说出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谷蓡
而且,他现在很清楚一点,一旦大周王朝和龙渊神国敌对,最后倒霉的必然是大周王朝。
为了避免大周的皇帝犯蠢,他决定将这件事永远埋在心底。
况且,他为大周王朝定鼎国运一百多年,本来就不是什么事情都会上报,有选择的上报,本就是在皇权下立身的法则。
天授皇帝沉吟许久,又追问道:“现在大周国运如何?有没有衰落征兆?”
“陛下在担心什么?”韩寂不答反问。
“林渊立国之后,若是对大周不利,该当如何?”天授皇帝问出心中最担忧的事情。
“陛下忘了吗?我朝与龙渊神国有天堑之盟。”韩寂提醒道。
“对啊,有天堑之盟,有天堑之盟……”
天授皇帝重复着这四个字,心放下来了一些,但忽然又想到一种可能:“要是林渊撕毁天堑之盟,又当如何?”
韩寂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心里其实很想回一句:那就等死。
但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
他沉默片刻后,答道:“陛下,根据臣与林渊的接触来看,他是一个守诺的人。况且,撕毁盟约,有损国运,他应当不会这么做。”
天授皇帝又沉默许久,期间太子赵元煦进了天禄殿,不过没有上前打扰,而是站在一旁安静的等着。
片刻后,天授皇帝再问:“现在我朝应该如何应对天下局势?”
“顺应天道。”韩寂没有言明,而是说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顺应……天道……”天授皇帝重复了这四个字,好像懂了,但又好像没懂。
他连忙追问:“何为天道?”
“天机不可泄露。”韩寂没有明说,也不能明说。
其实,他想说龙渊神国就是天道,只要顺应龙渊神国,大周王朝就不会有祸患。
只不过,这句话不能明说,说得太直白,反而起反作用。
天授皇帝沉默思考许久,挥挥手让韩寂退下,将太子赵元煦叫到床榻前。
太子赵元煦扑到床榻前,双手握着皇帝的手掌,哭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