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小馋猫,等着。”
……
徐爱民远远就闻到了烤地瓜的香味,他原本还以为是从左右邻居家传来的,哪曾想推开院门,那香味扑鼻而来,肚子咕噜叫了一声。
徐爱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他工作毛巾厂离这边有点远,为了赶上趟他连晚饭都没吃,这会儿胃受不住,咕噜噜叫个不停。
男同志的脸涨红得比那大红喜字都热闹。
徐爱民正打算出去冷静下,看到阮文从炭盆里扒拉出一个看不出本来面目的地瓜,“你帮我收钱统计,一个地瓜当酬劳。”
“不用不用。”徐爱民连忙摆手,他组织统计备考生到最后也是为了自己,就算没考上,这五十个备考生里总有个考上的吧?
这就是人脉,现在积累下来总没有坏处。
而且干这种活还能在小阮老师面前刷存在,怎么看都不是赔本的买卖。
哪用得着酬劳?
“一个地瓜而已,你尝尝我这么烤味道如何。”
烤地瓜极容易糊,阮文参考叫花鸡的做法,在地瓜外面糊了一层黄泥。
黄泥被炭火灼烧,变硬、裂开,地瓜的香味从裂缝中渗了出来。
香气扑鼻,十分诱人。
阮文觉得不错,想再听听别人的评价。
其实也不用徐爱民评价,看她哥宁愿被烫着手也要先吃为敬的模样就能行,味道真不错。
三十年后,当徐爱民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清华杰出校友、知名教育家的身份参与奥运火炬传递传递时,记者采访了这位奥运火炬手。
“最难忘的食物?那应该是30年前的一个烤地瓜。”教育学家徐爱民不假思索的回答,他笑着比划起来,“从炭盆里刚拿出来,外面包裹着的黄泥硬邦邦的裂开,裂缝里透出来的香味让我铭记了一个冬天。那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地瓜香甜,更重要的是人心的善良,都在那烤地瓜里。
阮文并不知道,她这小小的举动竟然让徐爱民记了一辈子。
这是后话且不提。
吃完烤地瓜清理了战场,其他备考生陆陆续续到来。
阮文打算统一讲课,按照计划她每晚讲两到三个小时,剩下的时间让备考生们自己去消化琢磨,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就来问她。
这个计划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毕竟数学基础都薄弱得很,的确需要小阮老师系统的讲解。
从代数开始,在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候,阮文的考前辅导班正式上线。
隔壁。
邻居老孙头觉得不太对劲,从昨天起,这举人老爷家的宅子就吵吵嚷嚷的,今天晚上更是亮起了灯。
老孙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