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2 / 4)

来敬重科研工作者,眼前这些为研究所存活而努力的所长们,更值得她的敬重。

方才还嘻嘻哈哈和彭书燕说说笑笑的人,这会儿严肃情绪。

涂安国主持会议,尽地主之谊介绍了413所的现状。

“……不是不体谅中央的难处,可是也不能一刀切就把我们推向市场,我这段时间去各地调查,现在各地政府都喜欢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生产线,好像那就是最先进的,我们的半导体有部分转为民用,可是收音机厂压根就不用我们的货,嫌弃我们没有国外的技术含量。”

涂安国听得最是心痛。

要他们转为民用,行,但是你国家总得保护一下本土产业吧。

这边敞开大门,引进国外生产线又是各种补贴,老百姓也痴迷国外货,搞的他们这些土货都没人要,他们怎么转民用,怎么过活?

去各地的考察让涂安国很是心累,知道这样的情况不止是半导体所面对的,其他研究所都一样。

他们是真的难兄难弟。

“咱们自己想法子,总得熬过去才行。电话里也没能说太清楚,我再说一遍……”

涂安国是个利落人,很快便是把和阮文商量了两天的事简单介绍了一遍。

“……截止到昨天,我们这边已经忘首都发了两批货,至于香港那边也出了一车厢的货。”涂安国还是很骄傲的,“虽然利润不算特别多,但总算是靠着自己的能耐挣了钱,等着生产规模扩大,到那时候利润只会更多。”

“老涂,你也别藏着掖着了,那一车厢到底能挣多少啊?”

“两万多块吧。”涂安国含蓄的笑了笑,“今天晚上还有一车厢,这几天都要往那边发货。”

“有那么大的市场吗?”615所的所长方长明有些惊讶。

“他们是往国外去的,咱们现在还没有开发国外市场,所以只能高价先卖给香港那边。”

方长明算了下,“那你一条生产线能生产多少?”

他们的研究可花钱呢,两万块的确不少,毕竟自己挣得钱一分都是香的。

可他需要的是两百万两千万,这得多长时间才能挣到?

“现在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一条生产线能挣一千块出头,等着生产规模扩大,这利润空间也就上去了。这次是因为要跟省里交差,所以先紧着香港那边出货了,等这批货都出完了,我们该慢慢往海外折腾去了。”

“你想搞出口,省里能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再说了不同意你就去找人,省里不同意□□,去找去闹还能找不到出路子来?”

“可国外不见得会用你的东西啊。”

“所以先往香港出一批,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