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节(2 / 4)

,好吧如今隶属于联邦德国,但是也是数得着的好学校。

能不能和这位汉德尔教授合作到时候再说,但是她想借着这个机会,搭建两个学校之间的桥梁。

陶永安惊讶,“杨主任这是给你许了什么好处,你这么为学校着想?”

他没想那么多。

“陶永安,你觉得咱们研发室能招到合适的人吗?”

这个问题,难住了陶永安。

“我想招兵买马,让咱们的研发室不止有两个研究员。”

研发室建好了,阮文之前定下的机器设备也一样样的往里面搬,还有几个仪器还在运输途中,等到暑假的时候,差不多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可到时候,研发室里能有几个研究员?

阮文算一个,陶永安算一个。

其他的呢?

毕业的大学生由国家安排工作,他们的去向已然定下。

阮文想要招兵买马并不容易,凭什么拿国家铁饭碗的大学生,甚至名牌高校的大学生来实验室里听你阮文调遣?

安心做的再大,都不是国营企业。

酒香也怕巷子深,想要广纳人才就得有噱头。

和国外高校合作,就是一个招牌。

当然,能不能达成合作,还得看双方的诚意。

“其实陶永安,你没发现吗?有些事情不一样了的,之前是我们四处求人。”

最开始组装机器,没钱没零部件,得自己去废品站找,和老板磨价钱,把那些大块头的钢铁废物搬回去,拆开后找出合适的,一点点打磨凑合着用。

想要一个精制的零部件,得先拿出一沓工业券。

有时候即便是有工业券也不好使,得各种低声下气的求人说好话。

那段时间,两个人谁都不敢颓废,整天笑眯眯的,生怕传播负能量,击垮苦苦支撑的信念。

现在好了,是别人人在求他们。

香港那边下了订单,想要几台机器。程老板雷霆手段,这段时间已经拿下了整个香港市场,听说还收购了好几家卫生巾厂,如今是想着扩大生产规模,赚上这么一笔快钱。

在办公室蹲守那几天,陶永安接到了好几通香港那边的电话,那位刘经理低声下气的希望能多发货、尽快发货。

东北那边的机械厂,平日里没什么来往的厂子也在问他们厂里里最近有没有什么计划,能不能帮上忙。

省城的炼油厂厂长亲自过来,问阮文需不需要石油,他调度出来一些,如果阮文有需要,尽管打个电话,他马上派人送来。

就连国外的教授都想和阮文探讨技术研发。

不一样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是啊,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