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
而中州城内,庄书俊也是兵分三路,各守一座城门,庄书俊亲自在北城门指挥。
中州城内可没有那么多兵力,外面三百万人马,城内不过
一百二十万,云羽国的兵力只是东秦国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座位城门的兵力只有四十万。
好在中州城的城门比较高,不像第一道防线那样,就是一道简陋的城墙,防守就显得更加的容易一些。
张笑廷从辰时就开始发动进攻,而且是三道城门都提前约定好的时间,选择同时发起攻击。
攻城总是惨烈的,张笑廷依然是从一开始就发动猛烈的攻击,没有了稻草,没有了熊熊大火的阻扰,东秦军在弓骑兵的掩护下,飞快的来到城门下,几乎忽略了对方如雨点般的箭矢的射击,在雨幕和箭雨中悲壮前行。
城墙上,弓箭手和投石机几乎不停歇的一波接着一波的往城外的东秦军发起攻击。
受大雨的影响,云羽国的防守反击效果也差了很多,在大雨中射箭和掌控投石机,也不如晴天那么顺利,一来受视线的影响,难以瞄准敌人,二来下雨天射箭的动作和掌控投石机的动作也不是那么流畅。
当然,攻城的也同样受到巨大的影响,弓骑兵的战马在大雨中也是不受控制,跑动不灵活,撞击城门的士兵在雨中抱着巨木,同样有种使不上力的感觉,特别是想要借助登云梯爬上城楼的士兵,一边淋着雨一边要躲避城墙上射来的弓箭或者投石机抛过来的石头,也是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三座城门的形势都差不多,守成难,攻城更难。
一个时辰后,城墙下东秦国士兵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可是后面的士兵依然前赴后继,一波接着一波的继续进攻。
军令如山倒,作为士兵是没有选择权的,临阵逃脱是死,进攻或许是九死一生,但多少还有一丝生的希望。
当然,城门上的云羽国士兵,也同样有伤亡,城门下东秦军的弓骑兵乱箭往城墙上的云羽国士兵射击,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不过,比起东秦国的伤亡来说,那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可是,东秦军就是不计伤亡,大雨中,一波接一波的士兵就是不停的奔向城墙下,依然是一种不破城门决不罢休的气势。
城墙上,庄书俊就站在雨中,并没有独自选择避雨的意思,有种与士兵共存亡的意思。
大雨中,他临城而站,仿佛一座石化的雕像,就那样屹立在雨中,从容的下达着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偶然也会有箭矢飞到他站立的位置,他几乎都不用去看,随手挥动一下手中的剑,就能将箭矢击断或者击落。
张笑廷骑在马上,站在队伍的中间,也是没有使用任何避雨的工具,大雨落在他身上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