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厉道:“臣之所以有所怀疑,是因为这三起案件里巧合太多。”
“第一个巧合便是她们的死亡世间,红衣女尸虽不得只具体死亡日期,但仵作推断是在四月初,永安县主遇害时间是在五月初六,灵郡主遇害时间为九月初六。若红衣女尸真的是青洺县主,那她的死期应该是四月初六。”
“第二个巧合是她们的死因,红衣女尸与灵郡主都是被杀害后沉尸水底,永安县主的遗体也是在水中找到。”
“第三个巧合是她们的身份和年龄,遇害之人皆是宗室贵女,且均是过了生辰后不久殒命。”
还有其他的很多巧合,比如三人尸体被人发现时均穿着红色衣裙,只是燕厉还没来得及说就被元和帝打断,“照你这么说,凶手与皇家有仇?”
这只是猜测,燕厉自然不敢太过武断的下决定。一切只能等暗卫从柳州回来,届时便能知晓他的猜测是否成立。
好在暗卫并未让他们久等,三天后有关青洺县主的消息传到了御前。
的确如常郡王在请罪折子里说的那样,青洺县主在去庙会的途中被歹人掳走的。
常郡王府的人几乎将柳州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人。
后来一个柳州的香料商人从京都回来,给家中女儿买了一对水滴形状镶嵌红宝石的金耳坠,其女出去赴宴时,被人认出那是青洺县主的耳坠。
这个消息传到了常郡王府,常郡王审问了那个香料商人,商人只说是在京都的一家金铺里买的。常郡王府不能离开封地,只能派自己的心腹来京都寻女。
两个心腹来京都后径直找到了福祥金铺,逼问宋掌柜耳坠的来历,宋掌柜只记得将耳坠卖给他的是一对父子,常年在渭水河上清淤。
心腹们又找到了魏家杂货铺,从魏长贵那里得知,金耳坠和金手镯都是从一具溺亡的女尸身上取下的,又得知女尸在义庄,两人便前往义庄偷尸。
谁知正巧碰上京兆府的差役办案,被抓了个正着。据那两人交代,福祥金铺的宋掌柜之所以被杀,只因他出言侮辱了青洺县主。
换句话说,他侮辱了很有可能是青洺县主的红衣女尸。
常郡王心腹在京都杀了一个金铺的掌柜,作为主人,常郡王自然是难辞其咎。但元和帝红衣女尸的身份还未确定,那两人暂且死不得。
据暗卫查证的消息,清洺县主左脚生来有疾,左脚脚掌没有小脚趾。而红衣女尸的左脚正巧能与这一特征对上。
红衣女尸就是青洺县主,在其身份确定那一刻,元和帝心里的痛心与愤怒再也压制不住。
“给朕查,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谋害朕的侄女们。”
随后赐给燕厉一道旨意,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