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关河未冷> 第六章 与子同泽 (二)

第六章 与子同泽 (二)(2 / 3)

出第八个人。

四周围全是枪声,谁也分不清哪些枪声来自袍泽,哪些枪声来自敌人。为了避免成为汉奸们的俘虏,他们只能尽量朝枪声稀疏的方向跑,跑着跑着,天就黑了下来。跑着跑着,就发现周围的枪声消失了,而大伙无法确定自己此刻身在何处。

好在华北的地形相对平坦,且植被丰富。凭借树叶的疏密程度,野草的长势情况,溪水的流向和云缝中偶尔透下来的星光,他们大致还能保证自己朝着南方走。而固安附近,此时正驻扎着孙连仲的二十六路军,只要大伙一直往南走,即便不能顺利抵达固安,早晚也能跟二十六路军发生接触。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找一个村子进去,问一问路,或者根据民房的开窗方向,来判断东南西北。不像江南,华北平原的百姓为了抵抗寒冷,所有窗户几乎都朝南开。只要看到窗口的灯光,大伙就不用继续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然而,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后,李若水等人,却宁愿相信在军中学到了野外求生技能,也不愿意再相信陌生的村民。

他们害怕了,既不敢保证自己遇到的下一伙百姓,是不是已经被日本特务收买,更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因为风吹草动,就向一名普通百姓开枪,就像曹操当年在逃命的路上,杀了吕伯奢满门。

那支打着“平南自治军”旗号,向他们发起偷袭的队伍,虽然没有伤到他们七个中的任何一个,却在他们各自的心脏上,造成了难以痊愈的创口,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不停地滴血。特别是队伍中的四名男性,受到的伤害尤为严重。

在此之前,无论是被选拔如军士训练团李若水和王希声,还是被纳入学兵营的冯大器和袁无隅,都坚信自己身背后站着四万万五千万热血同胞,都相信平津两地的父老乡亲,必将永远牢记并且永远感激弟兄们今日所作出的牺牲。但是,当“平南自治军”忽然朝着他们开火的刹那,他们的信念,被无形的子弹打了个支离破碎。

没有人会感激他们,也没有人会牢记他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可能只是他们各自的父母双亲!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不假,但此刻恐怕有四万万,把亡国灭种,当成了简单的改朝换代。还有五千万,则瞪着通红的眼睛,准备在国难当头大痨一票,成则封妻荫子,不成至少也没有坐失良机!

上述观点肯定不对,所以,冯大器、李若水、王希声和袁无隅,谁都没有主动宣之于口。但是,他们却无法避免自己把人心朝最坏处去想。

当一个人用怀疑的目光看周围的一切之时,周围的一切,就会变得更加可疑。不敢进村问路,不敢向百姓们寻求帮助,不敢让周围任何陌生的面孔,发现自己的存在,他们能依仗的,就只剩下了队伍中的彼此。

而他们彼此之间,也无法保证心平气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