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三十四章 一年三种

第三十四章 一年三种(2 / 3)

拨弄开,拽住细细长长的草叶扔到兜里。

除草不是个轻松的活,不过他也不是山下寻常农户,何况眼前就这半亩土地。

不用多久便打理妥帖。

五分田,在如今的大多百姓看来甚至都不算什么,倒不是他们看不上,而是产粮太少,即便产量较大的春黍,单种一亩的话一季下来也着实收不到多少。

听说中原一带有粟米播种,产量还要高些,但这些粮种因为种种原因局限在某几处,尚未传开来。

如今农人耕种主要还是看天、看田。

上中下三等田地,人人都希望拥有大片大片上等沃土。

可惜现实是绝大多数肥沃之地都被大老爷们把持,泥腿子想要?洗洗睡吧。

陈屿脚下这片田也不例外,肥力很稀缺,只能算下等。远比不上院后药田,估计长出来最终也就一百来斤不到两百斤。

如此看来,还是药田里的春黍更给力一些,昨日看了下,心下略微有了盘算。

他约莫着就那一分多点的土地,少说也能有百斤往上。

都快赶上眼前这片山田。

更何况那只是一轮,依照如今的长成速度,夏至之前,起码还能多种两轮。

一年三种!

灵液催化无法改变春黍习性,只能春时播种,而且还要大量灵液施肥。代价很大,但即便如此,多次收割下来,假若顺利的话,也能凭白从地里多得二三十倍的粮食!

再划算不过。

当然,前提是培育后春黍可以反复播种。

陈屿现在担心的便是二次种下的种子无法再抽芽生长。

那样的话只能种两次,产量便大大下降了。

摇了摇头,这些还得等往后去看,药田里的春黍再快也得近一个月才能长成。

“普通春黍一月浇灌一次,培育后的春黍要靠灵液,就是不知道多久一次才更合适。”

种田是门学问,没有旁人指导,内有经验积累,陈屿只能自己摸索。

之前十天都没浇灌,长势依旧,往后要不就按十天来?一旬一灌?

……

抬着软布抹在脸上,将水珠抹去。

陈屿刚刚冲洗了一番,此时正是神清气爽时,便要去看看自己的药田。

回山两日,一直在琢磨第四批该培育哪些,先前用上的药种粮种没几个成活下来的,就春黍长得高高壮壮。

两瓦罐里的药草也枯萎凋败,不知是遭了虫病还是怎么,总之没了救活可能。

倒是那株党参,叶片翠绿,荫在角落里,活得挺滋润。

“唉,小葱、芹菜,没了。”

虽然一直不承认,但薤连叶吃着确实和小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