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的,中国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延续到现在的,外国历史上还有过很长的‘东方热’呢!这个‘东方热’里的‘东方’,专指中国。外国人一直对中国很好奇,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在,都有不少外国人来呢!”
不只是剥蒜的婶子,院儿里的大爷大妈也好奇,问了毛思嘉不少问题。
“这样说起来,思嘉回头能见不少外国人了吧?”
“应该吧,不过肯定要等等了,我还什么都不会呢!不可能立刻去接待外国游客。”
这个时候的国民心态其实挺微妙的,一方面大家对外面的世界是抗拒的,很多时候觉得那是不好的——中国的近代史上,绝大多数的‘外国’都扮演了让人厌恶的角色。
当另一方面,好奇心是抵挡不住的。即使是这个最朴素的年代,大家也知道外国很多好东西!瑞士的手表,日本的电器,美国的电影(虽然很多人看的美国电影基本都是建国前引进的)...
这些东西带着外面世界的浮光掠影,已经足够让大家有所遐想了...而这种遐想大多是美好的。
杨雪燕回家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毛思嘉和院子里的邻居们说话,大家似乎都很好奇她的工作的样子。
“有什么牛的!不就是个旅游公司么!”她嘀嘀咕咕的,之前她已经打听过旅游公司是怎么回事了,心里觉得那里就是一堆毛思嘉这样‘小布尔乔亚’作风的青年,去了那里,原本有救的都会变成无药可救!
想是这么想,内心的酸意却是只能压下去。
杨雪燕比毛思嘉先去单位报到几天,这些日子算是初步了解了她的工作怎么回事。总的来说,不怎么累,除非是开学、期末这种时期,不然的话日常其实就是做办公室,很少有忙起来的时候。
相比起工厂,甚至是一些服务类型的单位,这都轻松不少。要说有什么缺点,大概就是单位本身没钱没资源了。
在这样的单位上班,就不要想着工作四年就能拿到四十出头的工资了,三十块出头差不多吧。然而这不是最让人沮丧的,这些日子杨雪燕也偶尔听带自己的师父抱怨过,无非就是分不到房子,难得升官之类。
杨雪燕知道了这些,不过也就是知道了,她年纪小,体会不到这些事的重要性。对于她来说,现在也不错,至少可以留在北京,整天坐办公室,相比起上山下乡不知道好到哪里去!
她也没有生活的重担,就算是拿工资了,也只需要拿十五块钱的工资交给爸妈,算是生活费(这个时候她的工资不高,所以交的也不多),剩下的一点儿钱她还可以自由安排。日子不能说宽裕,但无忧无虑却是实实在在的。
考虑住房,考虑承担一个家庭的开销?这些都离她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