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1 / 7)

他有注意到毛思嘉本来有一个拒绝的倾向,但看清楚笔记本封皮之后,立刻就犹豫了。虽然学习笔记这种东西是很重要的,但是并不是什么独一无二的东西,毛思嘉在旅游公司这种单位上班,类似的资源就算难弄一点儿,也不是弄不到。

之所以会因为看到封皮就改变主意,犹豫起来,大概是因为有别的特殊原因吧。

“知道啊!当然知道了!”毛思嘉小鸡啄米一样点头,然后滔滔不绝地说起黄宗海先生的生平履历,就像每一个和别人安利自己爱豆的追星女孩儿一样。中间好悬注意了一下,才没不小心把以后的事情也带出来。

这下黄记者是真的惊讶了...虽然猜测毛思嘉可能知道父亲的名号,但真的这样了解还是出乎意料的。

这个时候可不是几十年后,想要知道一个人的生平是再简单不过的人。哪怕这个人不是什么公众人物,只要他使用一些社交平台,有对外‘晒’自己的举动,就能使用电脑和网线对一个人的生活有一定了解。

如果这个人还是一个公众人物,那就更不要说了,几乎是一搜索,就会有海量的信息出现。

黄宗海先生是毛思嘉崇拜的人,她甚至做过黄宗海先生的简报集!对于其生平怎么可能不了解!

但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虽然这个时代的人和黄宗海先生生活在同一时代,但论了解全面可能真的不如几十年后的毛思嘉。这不只是因为毛思嘉关心这个人物,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不关注。

要知道这个时候肯定也有不少读书的人,通过黄宗海先生的译本了解到了一些外国文学。经常读外国文学的人对于译本的好坏有自己的判断,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译者有所了解。

但即使是这些人,恐怕也没有毛思嘉了解的多。

这是资讯的胜利!

几十年后资讯丰富不是这个年代可以相比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搜索手段的进步。

这个时候想要了解一位名叫‘黄宗海’的翻译家,要怎么做呢?首先要找出所有他翻译的书籍,光是这一点就很难了。看到一本书,可以根据封面或扉页上的信息确定译者就是黄宗海先生。但是想要知道黄宗海先生还翻译过那些书籍,这就有些困难了。

这个时候都不知道向谁打听去!至于说搜索,那更是天方夜谭。

其实早几年的时候还有图书馆可以去搜集资料,但现在图书馆也没法去了,就连这条路也断了——然而,图书馆,而且是这个时代,没有计算机辅助的图书馆,在这样的图书馆查资料,其效率和资料的全面性也没有什么保障。毛思嘉清楚地知道黄宗海先生的生平,这其中还包括没那么公开的信息——这个时候要全面了解黄宗海先生的工作成果,虽然麻烦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