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 / 5)

他决定,能多慢就多慢,反正卡在那三天时间内写好交给妈妈就可以了,他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拖延大法。

至于大哥……不好意思了,不是有句话,叫什么什么不死贫道吗。

苏茴从芥子空间里面摘了一篮子的嫩玉米,十根,每个人两根,这晚她不打算做饭,她拿出小麦粉、玉米粉混合,煎饼,加上点葱花、芝麻粒,然后再加上自己喜欢的酱料,薄薄的涂上一层,卷起来送到嘴里,别提有多好吃了。

吃完了香喷喷的煎饼之后再吃香甜的嫩玉米,又是一段美妙的享受。

苏茴把他们几个的感想都收了上来,张保国的是正常的一页纸,正反面都写上,大致就是六七百字,张卫国的五百字左右,而两个小的,张安国那份惊人了,足足写了三页纸,正反面的那一种。这字数都有两千多了。

苏茴有些惊讶的看了看。

张定国的要少一些,但也有七八百。

怪不得一直看着他写写写,张保国这个大哥辛苦了。

苏茴收起来,先是检查错别字,之后检查语法,检查病句,再让他们仔细看看其他兄弟怎么写的。

张保国进步最大,毕竟是写了这么多,张卫国也学到了,最起码以后他认字认真多了,没有那么马虎。

他的错别字太多,抄的手软了。

张安国和张定国听着大哥念他们的,觉得没有大哥的听起来好懂,听到他说按照时间线,他们决定下一次也这样,用妈妈的来说,就是有条理。

张保国有些无奈,他在写他们说的时候也这样说了,他们就是不听,这是自动忽略了吗……

————

今年新来的知青是一男一女。男的叫做柳岩新,女的叫做周小晴,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长得好,都在水平线之上,他们在来到李村的路上相谈甚欢,男的明显对女的产生了一定的好感。

他们两个都是高中毕业,初中毕业就可以用响应上山下乡的政策,不过他们家里人坚持,就多读了两年书,高中毕业了才下乡。

他们家里人才不认同那些人洗脑,认为下乡是大展宏图,家里的长辈,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才从乡下进城的长辈,哪里不知道乡下的模样,下乡容易,以后回来就难了,这么些年,下乡之后能回来的有几个?

说又说不听,有些话又不能说出口,只能尽量的拖延他们下乡的时间。

一开始他们来到李村的时候,确实想要大展宏图,可是跟着下地干活没几天,他们就有些受不住了,原来这才是乡下真实的模样。

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们做不到什么,这里的人也没有那么欢迎他们,这里的队长,不咸不淡的把他们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