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3 / 6)

了。

看着一旁熟练操作,不时指导一下徒弟们的周师傅, 梁悠也有些着急,免不了的心浮起来。

周师傅休息时看到对着粘合剂痕迹皱眉不悦的梁悠,拍了拍她的肩膀, 说道:“先静心。”

梁悠回头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放下了手里的东西,站到一旁看着周师傅做。

这种感觉真的很让人泄气,明明之前努力了很久,眼看一步步的就要达到原本的期望,结果几个月的控白起过来, 又重新回到了起点。

梁悠默不作声的和师弟们看了一上午, 看着周师傅辛苦了几个小时修好的那一小块。小到不凑到跟前都看不出来,小到在破败的壁画中间,看不出什么变化。

周师傅以前都没接触过这些, 最后还是靠的都是自己一点点的摸索, 和他当年比起来现在的条件已经强了太多。不就是多练习么, 反正在敦煌也没有别的事情做。

梁悠出去跑了两圈把心中的郁结发泄了个干净,午饭还比平时多吃了一个窝头。

年纪最小的师弟摸着八分饱的肚子,眼巴巴的看着她手里的窝头,提醒今天晚上回去一定要说一声,明天送饭的一定要送一点, 师姐这饭量绝对顶的上一个壮劳力了。

梁悠吃完了也觉得撑得慌,明明之前还发誓回来要减肥的……算了,天天吃窝头高粱,肯定能慢慢瘦下去的。

放平了心态的梁悠沉下心稳住手,重新开始坐着练习。前阵子她在北疆的时候见到了西北的文物工作者,也聊起了被王洲他们从墓葬中带出来的壁画。

西北那边的同志们提起来也是一阵叹气,好好地东西,就被他们生生的毁掉了。本来待在地下这些文物还能好好地待上几百年的,现在被人强制破坏了,他们也能做的只能加紧修复。

可是,现在缺人、缺钱、缺设备,什么都缺。本来去抢救修复因为自然因素损坏的文物就已经很吃力了,现在还有人人为的给他们增加工作量。一提起来就是一肚子的苦水。

梁悠听后心里也不好受。现在的考古都是以抢救为目的的,就是受限于技术和人力的限制。盗墓贼把坟墓挖开了,他们为了减少损失就只能跟着展开工作。可惜里面通常只剩下一片狼藉,在盗墓贼眼里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搬走了,有的跟王洲一样,连墙上的壁画都不放过。还有的把自己拿不走的全都毁掉,甚至有人会带走墓主人的尸骨。

看着眼前的残破的壁画,梁悠觉得自己能做的太少了。或许像周师傅考虑的那样把修复壁画上的一些经验方法记录下来倒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她的水平还差的太远。

梁悠问起了周师傅这件事,周师傅告诉她之前在几个识字的小徒弟的帮助下已经把他这些年试验出来的方法总结的差不多了。季所长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