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之后梁悠也写了抢修报告发表在历史相关的期刊上,文物局的人基本上都看过,只不过没人对作者的名字多留意过。这回知道了当年来帮忙的人就是梁悠,再一算她当时的年纪,忍不住有些佩服。
梁悠有平时带师弟们的经验,对给人讲课这种事情还能应付的来。这一天除了赵通自以为是的挑衅了一把,剩下的可以说是相当顺利。
培训在下午三点钟结束。梁悠出门时岳青松已经推着自行车在外面等她。
梁悠小跑过去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抓着岳青松的腰,笑道:“以前只坐过岳营长开的车,还不知道岳营长骑自行车的水平怎么样?”
岳青松道:“好多年没骑过了,刚才是推着车子过来的。梁老师还是别抓着,不然一会儿不好往车下跳。”说完就骑上车子,握着车把故意左右摇晃了好几下。
梁悠笑着在他背上拍了两下,岳青松这才收敛了。
文物局离梁悠家不远,岳青松骑车来接她也不是为了回家,而是带她去书店逛逛。
首都书店是梁悠每次回来必去的地方,里面各类书籍比其他地方要全多了。尤其是历史考古方面的专业书籍,很多小书店里翻都翻不出来一本,这里却有一大片摆满了书柜。
季所长年轻时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研究所用的不少书国内没有,都是季所长托关系从国外找来的。国内如今壁画修复技术已经开始渐渐追赶其他国家,可在理论文献这一块还是有所欠缺。
周师傅年纪渐渐大了,这两年总有相关部门提出让他离开研究所,为他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请他退居二线去做理论研究。只不过都被周师傅拒绝了。
现在研究所文物修复组成员除了梁悠之外,其他人经验上还有所欠缺。周师傅觉得自己还不是退下去的时候,他修了一辈子壁画,和去做什么理论研究相比,还是在一线修壁画带徒弟更加的适合他。
研究所这几年虽然一直在招人,可也是有来有走的,人数跟需要修复的壁画平米数比起来是远远不够的。
开始的时候,梁悠一想到照他们现在的效率,将敦煌所有的壁画都修复完成还需要三百年就不免有些心梗。等时间久了梁悠倒是想开了,她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太过渺小,她也只能做好眼前能做的。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壁画,好好帮师傅带徒弟教导师弟们。
眼下梁悠在书店里翻着书,看到用得上的就先买下来再说,免得回去后想用又找不到,非要把她肠子悔青了不可。
“诶,这本书……”梁悠拿起一本雕塑画册,这本书引起她注意的不是别的,而是上面作者的名字——陶然。
怀着对在书店看到认识人作品的好奇心,梁悠翻开了画册。后面帮她搬书的岳青松还以为是梁悠打算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