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雨,足足下了三天才停下。虽是绵绵细雨,可耐不住时间长,大街两旁的水渠里流水潺潺而过,声音轻柔悦耳。
这三天里,火锅店倒也不是没开张,只是都是楼子里的生意。因着下雨的缘故,来楼子里寻欢的人也跟着少了。
然而,雨一停,天空放晴,翠柳街上来往的人也就热闹起来。
陈谦一大早便让伙计开了门,各司其职,打扫收拾,喜迎八方食客。而他自己,已经将招工的信息写在宣纸上,贴到了大门口。
火锅店这几日可是永安城最炙热的话题,不管有没有银子,也不管来没来尝过味儿的人,绝大部分都是知道“文氏火锅”这个名儿的。这不,火锅店稍有动静儿,街上好奇之人便围了过来。
百姓们大都是不认字的,看着火锅店贴东西,纯粹是为了凑热闹。凑近之后,看着纸上的内容,你望望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认得上面写的是什么。但是,鼻子下有张嘴,生来就是求而知之解惑用,胆子稍大的人便出声:“这上面写的什么呀?”
陈良才最爱凑热闹,见街上的人都往店门口站,他也乐呵着往外凑,听见有人发问,他乐呵呵的道:“招工,我们火锅店招伙计呢。”
招伙计的事儿,他们也是今早才知道的。再者说,他也识得几个字,哪怕掌柜的早上没说,他也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之前就有人想来应聘上工,但都被掌柜的婉拒了。火锅店的伙计都是从牙行买的,不雇外来伙计。谁知今儿个竟然破了例,这不,这些人中不乏有此打算之人,便更加激动了。
“小哥,招工需要什么条件呢?这上面写的什么,你跟大伙儿念念呗?”
“额.....”
陈良才不想暴露自己会识字的事,脸上微微一愣后,打着哈哈道:“我一个跑堂的,哪儿识字?不过,听掌柜说,招收的伙计做白天的工,早上辰时三刻上工,下午申时下工。火锅店管中饭,一个月休息四天,月例是一两银子。”
陈良才将纸上写的分明的几点给打乱说了一遍,但是把内容都说全了。
众人一听,这简直是天上掉银子的好差事,上工迟,下工早,关键每个月银子不少,还有假放,放眼整个永安城,除了楼子里的姑娘躺着最赚钱外,谁家差事能和文氏火锅店比?哎哟,这真是太好了!
“报名!报名!我要报名!”
“我也要!”
“我赶紧通知我儿子来!”
“等等我,我也去!”
......
火锅店门口顿时乱哄哄的,众人七嘴八舌要往店里冲,争抢着要报名应聘。要是能被选上,下工之后还能回家。
文秀和陈谦商量的便是招离家不远,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