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重塑千禧年代> 359 合作机制(二合一)

359 合作机制(二合一)(4 / 5)

他思考数秒,没有答应,笑道:“方总,你还是不是申城首富?是要挖ICC墙角啊?”

“我是申城的,也是华夏的。”方卓说道,“胡教授今年就要入职冰芯,我相信冰芯和中芯在未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张汝京反问道:“不和方总一起弄这个东西,胡教授的技术就不能帮中芯了?”

“当然不是,中芯帮了我,我说的话就算数,我只是认为冰芯和中芯是国内目前唯二可以正常采购设备和引进技术的晶圆厂,可以联动起来搞出更大的事。”方卓解释自己的用意。

“ICC未必会让台记加进来,其实,方总,申城这边的环境、企业、产业链都更好,我认为不用放着现成的体系再去多搞一个东西。”张汝京说道,“冰芯加进来ICC,也按照你说的那样做就是了。”

“ICC会怎么样不受控,台记会怎么做是可以预料的,ICC受申城行政的影响,我不希望做成一个联系互助的机制之后再被反过来劝,张总,你再考虑考虑。”方卓坚持自己的想法。

台记03年来申城注册了一个分公司,要建设一条生产线,但制程是落后的250/350nm。

申城不会拒绝台记的投资,即便对方目的没那么单纯,可投资就是投资,同样的,基于半导体发展的ICC也没有理由拒绝台记。

方卓从这一点考虑,觉得冰芯在初步具备量产条件后可以和中芯牵头做个有更大用途的类ICC。

“行,那我考虑考虑。”张汝京嘴上这样说了,“还是恭喜冰芯。”

通话结束。

方卓有点遗憾的感觉到对方并没有心动。

他确实是如话里所说从宝岛发展行业的做法中得到启发,像宝岛半导体产业协会TSIA和工研院IEK都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牵头组织了企业间的互助。

半导体行业有些环节,你不给机会,它就是很难发展起来。

但如果给了一个机会,原本可能需要八年十年的发展就会被缩短到三年五年。

不管中芯愿不愿意牵头一起做,方卓都觉得搭建这样一个生态是有长远利益的。

如果中芯不来,那就不做类ICC,做个冰芯晶圆制造服务联盟也可以,一旦这条生产线的产能有了分配,那就可以考虑下一条生产线的未来。

方卓希望这可以是个跨平台、跨地域、可孵化的合作机制框架,能够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单就冰芯这条生产线而言,他已经能感受到很多地方的局促,比如,人才就是其中很受制约的一项,冰芯就算漫天的挖人,国内人才缺口就是巨大,压根没那么多人能做。

方卓坐在房间里不开灯,默默整理了思绪,考虑冰芯接下来的新场面。

长虹要出力了,康佳也可以搭把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