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重塑千禧年代> 991 实力中微(4k)

991 实力中微(4k)(3 / 5)

志尧笑道。

方卓没有拒绝。

不过,他没想到尹总上了车之后首先聊的是江博士的状况。

“我昨天去看江上洲,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尹志尧皱着眉头,声音还算平静,“等到我们聊起冰芯、中芯,他倒一下子来了精神。”

方卓“嗯”了一声,说道:“我今天还让秘书整理了份冰芯的资料,打算明天让人送去医院,免得他无聊。”

“唉,当年要不是他劝我回来,我也不会回来搞中微。”尹志尧追忆往事,如此说道。

尹志尧是江上洲在京城4中的师兄,04年在后者用尽浑身解数的邀请下回国创立中微公司,而在这之前,他在英特尔、泛林、应用材料等公司工作,积累了86项美国专利和200多项国际专利,被誉为“硅谷最有成就的华人之一”。

在尹志尧的带领下,中微仅用3年时间就把第一代45nm刻蚀机研发成功,而他的老东家应用材料就以窃密为由进行了起诉,理由是,中微有30多人是从应用材料出去的,如此短时间有这样的研发成果,一定是窃密。

然而,尹志尧回国前承诺过不把美国技术带回来,采用的也确实是更新概念的技术,专门在研发过程中避开了对手的专利雷区,又申请了1000多件专利保护。

如此,包括之后与泛林等巨头的官司,也都和解或胜诉。

后来,中微率先突破5nm刻蚀技术,成为内地唯一向台记供货的半导体设备商,是它的五大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厂商之一。

方卓知道尹志尧和江博士的关系,但更多还是通过晶圆联盟的资料、生产线的招标熟悉的对方,因为,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庐州厂验证的厂商。

也因为如此,晶圆联盟牵头国外机构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给予了中微很大的资金支持,希望这个领域更够再进一步。

同样的,上面的大基金也给投了钱。

“中微越好,江博士怕是越骄傲当初费尽心思把你请回来的决定。”方卓对中微掌门人宽慰道。

尹志尧点了点头,想再聊聊江上洲却又觉得多说无益,正如方总所说,中微的发展以及冰芯的发展,这是自己那位学弟最想看到的。

他问了个事关冰芯的消息:“方总,听说冰芯今年的32nm是三季度做试产?”

方卓踌躇了下,点了点头:“昨天我和邱总通话,最快是7月份,我还想着到时候把江博士也带到庐州去瞧瞧,尹总如果愿意,到时候我们一起过去,7月风险试产,后面爬升良率,我们距离台记可能就更近一些了。”

“台记的28nm年底要出来了?”尹志尧不太确定的说道。

“大差不差,他们的进度还是很快的。”方卓沉吟道,“28nm怕是会成为一个甜蜜节点。”

也就是生命周期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