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5 / 10)

不过我倒是想不用喝了这碗参汤,能下地走走,可是偏不遂人愿呢。”朱夫人几口将参汤喝完道:“替我去谢谢老太太,如今身体不适不能亲自拜见其老人家了。哦一会儿将惜春也带过去,那边的姐妹还等着她呢。”

尤氏听了,开口道:“太太,您自然比我更懂礼数,按理这些话也轮不到我这个做儿媳妇的来规劝您。如今您身子不适,便好生休养着。儿媳妇虽然不才,但对于小姑子也能教导一二,何必专门送去劳烦老太太,如今老太太年岁大了,荣国府内诸事都不敢烦劳老太太,而如今我们两家又分了宗,虽说老太太说是当亲戚走动着,可是如今府中有事去请,多半也是不来的。太太是明理的,惜春过去小住几日和姐妹们玩玩自然是无碍的,可是若是日子久了,若是被人知晓了,不知道要传出多少闲话出来。”

朱夫人听了嘴角轻轻扬了扬道:“闲话?这府宅之地有多少闲话?用车载用斗量都无法称量干净。如今府中还有几个真心在意体面,在意礼数,能秉持恪守的?不知道你如何,反正我是不信了。既是如此闲话多一车少一车又会如何?”朱夫人慢慢又躺下道:“我也乏了,今日便如此吧,日后的参汤也不必去烦劳老太太了,不过是碗参汤罢了,府里怎么会没有,没有千年的,八百年的也可,没有八百年的,五百年也可。若是还不济,那搞些五年十年的都行,反正我知道你们是孝顺的。至于闲话不闲话的谁又放在心上呢?”

朱夫人这番话说得甚是犀利,让尤氏几乎脸上都变了颜色,强忍着没发做,哼了一声,出了朱夫人的屋子,越想越气,正好惜春又来问马车安排停当了没有,尤氏心想索性眼不见心不烦,便草草打发人将惜春送去贾母处,还跟手下人立了规矩,没事不用再接小姐回来,若是别人府上住的舒坦,就住着吧。这样几方面都是方便。

王熙凤想揽权被贾母暗暗打压了一番后,起初倒是收敛了些心思,那日之后贾琏也是如约教导其学习认字,王熙凤本来便是个聪明的,学得也快,贾琏也叹说,若是其是个男儿身,说不定比自己还要强出许多。只是往后再学,王熙凤确是对诗词歌赋之类的毫无兴趣,唯独对看账册甚是上心。

史菲儿也是常常留心,见王熙凤识字较多之后,偶尔也将自己的几本不打紧的账册拿来与她瞧,看其能否能瞧见其中问题所在。时间久了,王熙凤也都能瞧出来。史菲儿觉得也还不错,便更加上心,王熙凤每日来请安的时候,便多留下说会儿话,讲讲营生趣事,以及忌讳。每逢此时,王熙凤听得格外认真。史菲儿觉得若是识字做得不错了,下一步便将一些法规之事讲给其听毕竟为商自然是以利为准,但是因利而违法,则是很多商人铤而走险之举。自己这些营生都是清清白白的,自然要在交班之前将所有的红线给接手人要花个清楚才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