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3 / 4)

南怀仁的关系竟然成功地留下,并且向大清帝王进贡了“金鸡纳树”,它急了。

【它当然急,之前它打不过郑氏,企图联合大清一起攻打台湾,现在大清自己把台湾平了,没了它可以插手的地方,结果还让比利时给抢先一步。对于西方人来说,通往神秘东方的商路是暴利,它当然急切,这不就想要派遣使者来大清,还来文书套近乎,毕竟在大朋友爸爸九岁的时候,他们曾经与大清联合一起攻打过金门。后来因为意见不和,没能进一步合作。】【后来,野心不死的荷兰舰队趁着大清与郑氏打仗,占领了台湾鸡笼作为往东方殖民的落脚点,却因为大清的海禁之策断了补给,只能撤退而去。】胤礽恍然大悟:就在他们撤退后不久,大清就接连打胜仗了。

小美还为胤礽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做“殖民”。

【殖民指的是别的国家征服新的领土后,掠夺当地的原材料,倾销商品,把当地人民当做牲畜一样养起来,就像牧民养羊一样,刮走羊毛,杀死屠宰肥羊……】胤礽:别说了,孤明白了!

胤礽后背寒毛一根根竖起,就像是炸毛的小猫,眼睛睁得圆溜溜:“这荷兰不安好心,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们得警惕起来!”

负责翻译的笔帖式奇怪道:“太子殿下,荷兰是大清的附属国,他们这文书中写了,是想要来向大清‘纳贡’。”

胤礽指着那个由小美翻译为“贸易”的词。

“这个词的意思,是‘纳贡’?”

笔帖式点了点头,肯定道:“是的。”

胤礽大怒:“明明就是要‘做生意’,怎么就变成‘纳贡’了,你会不会啊?”

笔帖式懵了,他犹豫片刻,耐心对胤礽解释道:“这个词,说的就是‘纳贡’与‘做生意’的意思。”

【大朋友,大清的贸易往来传承自前朝的,就是朝贡贸易,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就已经有这个传统了。这个词,在荷兰人写出来,为的是“做生意”,在清朝官员理解则是“朝贡贸易”。这里面是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你也不能怪笔帖式翻译的不对。】胤礽一个头两个大:朝贡贸易,不就是别人给我一颗葡萄,我收下了,表达自己接受了你的臣服与贡献,然后再送你十个西瓜?

【……】

【可以这样理解没错,不过大朋友的爸爸精明着,应该不会傻乎乎让人骗钱的。】胤礽对此报以怀疑态度。

真不会傻乎乎骗钱?

笔帖式都将“做生意”翻译成“朝贡”了!

人家是想要像商人一样,来找他们做生意,半点没有提称臣做他们附属国的事儿。

胤礽横着眉,硬是要那笔帖式将荷兰送来的文书改几个翻译的字。

该是“做生意”的意思,就写成“做生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