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道:“俺说唐小闲,这趟远门值!就是修不成真,也不算白来。”
唐小闲再也不提“想妈、想回家”了,喜道:“俺这么大,最远就是从石疙瘩村到宁州,到了宁州又逃荒到安州!现在又来了越州!可算长见识了。”
“那你还回去吗?”
“石疙瘩村那地方,除开黄土就是石疙瘩,成天灰蒙蒙的,半年才能洗一次澡!打死俺都不回去了。”唐小闲点头道。
两人正往前行片刻,只听得隐约一阵瀑布轰鸣声,听起来似乎便在附近,又走了半日的功夫,直把二人累得气喘吁吁,方才看见一条巨大的飞瀑如从天而降的巨龙,从百丈高的悬崖飞泻而下,喷珠吐玉,气势磅礴。历经岁月,飞瀑下的巨石被冲刷出一个半亩大小的深潭,深潭之上,瀑布形成的飞沫隔空映照在阳光下,形成一条五色斑斓的彩虹,便是苇江这没有半分雅骨的痞赖小儿,都叫了一声:“真他X的好看!”
唐小闲被蒙蒙雾气迷瞪了双眼,看见那巨石上黑乎乎的一团,便叫道:“江哥,石头上好像有只熊呢!”
苇江使劲拍了他脑袋一下,喝道:“明明是条狗!”
此时,那石头上黑影慢慢扭转身,却是一个身披蓑衣的老道,老道佝偻着身子,若不是他手持一柄短短的鱼竿,还真像一只熊瞎子。这老道也不理会他们,仍是一动不动的钓鱼,口中还吟哦道:——
道修真,叹叹叹,
斩切尘缘入深山,
行踪易渺,情缘难断,
磨出慧锋开、影照壁、蒲团烂,
偏只为仙家赞?
动光明,求圆满;
开元窍,星斗转;
清泉莹莹,怎忍日日看?
前只是这些儿,心认破,山头玩。
【备注】以上出自元代王哲(也就是王重阳)的《踏莎行·道修真》,本人参考本网文的主旨进行了一些修改,主要是原来的词句太短了,凑不得字数——
老道轻轻吟来,隆隆瀑布声竟掩盖不住老道的吟唱声。
苇江算是个有眼力价的,知道这不是个凡人。于是悄悄蹲在附近,一动不动地看这老儿钓鱼。结果钓了大半个时辰,鱼线都不见动一下。苇江看得焦躁,忽见沉了一半的浮子往下一蹿,苇江脱口一句“鱼来了”。那鱼儿甚是精乖,听见动静,吐出饵料,尾巴一摆便逃了。
老道等了半日,却被苇江惊扰,把鱼竿往地上一丢,用脚一阵乱踩,怒道:“你这小儿,惊扰老道钓鱼,快快赔来。”
苇江撇嘴道:“俺从不钓鱼,要吃鱼,俺就直接下水去捉。”
老儿眼睛一亮,道:“你还会捉鱼?”
苇江洋洋得意,顺口吹牛道:“你这老头儿好不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