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夫君你没关系。”莘桓逗弄着怀中的女婴,“只是民智未开罢了,难怪唐兄非要剪掉头发呢。”
这根植在骨子里的重男轻女,其实就是仁孝忠义的衍生。
剪掉头发,剪掉的是那该死的规矩。
“我想设立一个善堂,收养那些被抛弃的女婴,等她们稍微大上一些,就教她们医术教她们如何治病救人,夫君觉得如何?”
段知府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好啊,夫人你这可是仁心善举,只是这么一来,就得十分辛苦了,怕不是还要照顾这些孩子。”
莘桓笑了笑,“我倒是不怕辛苦,只怕做不好这事。”
这个她今天才捡来的孩子,生得强壮,这会儿正含着她的手指,甜甜的睡着。
“这孩子倒是像极了茗儿小时候的样子。”
“哪个孩子?”段嘉茗才回家就听到父母说自己,等她意识到母亲竟然往家里抱了个小孩子,而且往后可能会养很多小孩子时,段嘉茗愣了下。
“那娘你能忙得过来吗?”
女儿的话让莘桓松了口气,并非指责,而是在心疼自己。
这个女儿,真的懂事了很多。
段嘉茗又不是小孩子,还需要跟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可怜抢母亲的关心,尤其是在知道这是母亲打算发展的新事业后,这位知府家的千金更是一万个支持。
“我想帮我娘照顾那孩子,但是她说我自己就毛手毛脚的,怕是照顾不好。”段嘉茗很是郁闷的跟唐诗吐槽,“但我娘真的挺忙的,我怕她这么累坏了。”
唐诗想了想,“莘大夫的确辛苦,我看回头能不能帮你找人帮忙。”
“找人吗?那是不是还要给工钱,要是给工钱的话就算了,现在我爹爹的俸禄都快不够用了,还得依靠我娘种植草药来补贴。”
唐诗知道段知府家中过得并不是十分宽绰,“不用给工钱,也是给她们找点事情做,人要发挥自己的价值,不然很容易胡思乱想。”
价值是什么?
生儿育女操持家中事务,等到儿女长大了又帮忙带孙子。
等着年纪大了儿孙满堂,操劳了一辈子的人躺在床上等死时,看到儿孙或许会觉得幸福。
这是朝廷给安排的幸福。
但真的幸福吗?
这一辈子,又有谁为自己做了点什么。
这个问题,唐诗曾经问过翠娘,问过兰荷菊梅她们,她们觉得自己现在就过得很幸福,不用担心被发卖,不用忧心明天没有饭吃。
安稳的日子就是幸福,因为实现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
那么温饱之上呢?
“翠娘,你想不想去帮着莘大夫一起照顾善堂的女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