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井底之蛙,不知道天有多高,狂什么狂。”
所谓文无第一,徐文长从小号称才子,自然免不了有人会拿谢念诚和他比,他也看过谢念诚的诗,除了那首“锄禾日当午”,其他的诗词未必有多好。
就算是那首《锄禾》,也只是好在悯农,文采嘛,是看不出多少的。
难道这样的作品,是想有就有的吗?
谢念诚拖长音调,学着戏里的念白:“朗朗乾坤,哪儿来的蛤蟆乱叫,星星,速去查……探!”
“得……令!”
周星星装作仔细地听了听:“听……出……来……了!那蛤蟆定是在***呀!”
“哈哈……”
两人相视放肆地大笑起来。
两人搞笑的段子,引得旁边考生也哄笑起来,考场上的肃穆紧张情绪迅即冲淡不少。
徐文长大怒,站起来就要发作。
门口进来两位先生,抱着卷宗:“闹什么你,都坐下,都坐下,马上发卷子了。”
徐文长怒视几眼,这仇老子记下了。
考官们自然不会理会这些小风波,时间一到,就把卷子发了下来,一张试卷,两张白纸。
摆在全国几十万考生面前的题纸上,都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段话:
结合现在国际国内形势,谈谈你对未来的打算。
拿到这份考题,有的人陷入了沉思,有的人陷入了迷茫。
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凌波丽对这个问题思考过无数遍,拿起笔就写了起来:“这个世界、这个国家会怎么样?我看不透。
“但我想,有人看的透,我愿意追随他,去改变这个世界……”
赵珂同样有过深入的思考:“在这个世界上,汉国已经落后了。”
“和欧洲、美国相比,汉国落后的不仅仅是科技,更多的是人心……”
周欣桐想到的,就没凌波丽和赵珂多了:“我所想看到的世界,充满阳光。”
“我愿做一只蝴蝶,在花一般的人间飞舞。”
“终有一天,缘分的精灵会告诉我,前进的方向……”
周星星背了不少范文,很快找到了头绪:“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有限的。”
“我要抓住每一天,去学习、去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
徐文长凝神片刻,正要开始动笔,却发现谢念诚已经交卷了。
“哼,这人有病吧。”
一个考官下来收了谢念诚的卷子,嘴里轻轻念了一遍,脸色就有些不淡定了。
考官都是各级儒学学校的毕业生,对传统诗文都很偏好,能在考场见到这样的诗作,也不怪那考官不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