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北伐的胜利。
李盛必须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
他现在最希望的。
就是丞相诸葛亮千万不要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第一时间撤回到汉中,导致北伐前功尽弃。
“身为武庙十哲之一的丞相,以他的战略眼光,应该能看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吧。”
李盛将目光,看向了身后的陇右方向。
说实话,这一点他还是对诸葛亮很有信心的。
“还有马谡这老小子,也不能轻易放过他呢…虽然他必死无疑,但给他吃点苦头也是应该的。”
六日后。
陇右,西城县。
此时的西城县里,空荡荡犹如一座鬼城。
城楼上寥寥站着几个蜀兵。
“汉”字旌旗随风飘扬,一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的老者坐于居中,面前的案几,香炉上青烟袅袅。
此人身长八尺,手持羽扇,容貌甚伟,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自打得知马谡在山上扎营后,诸葛亮料定马谡必败,他当机立断来到西城县,指挥三郡百姓撤离。
陇西三郡军民反叛魏国响应蜀军,若是魏军杀回,必会杀这三郡百姓泄愤,只是时间紧迫,诸葛亮也只能先带走西城县里的百姓。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魏军前来。
杨仪一路小跑来上,见到诸葛亮,他忙作辑行礼:“丞相,西城县百姓已经全部撤走了,是时候离开了。”
“威公。”诸葛亮称呼起杨仪的字,轻摇羽扇,他面色憔悴道:“街亭大营里,马谡,李盛,王平等人,可曾回来?”
“禀丞相,暂时没有。”
“关兴张苞呢?”
“二位将军还在武功山,据探马回报,一连三日,都未曾遇到魏军。”
“我令他二人投武功山小路,做疑兵惊扰魏军,难道我猜错了,张郃并没有走武功山?”诸葛亮将深邃的目光看向北方,说完,他剧烈咳嗽起来。
杨仪忙上前扶背道:“丞相,保重身体啊,你已经两天没有好好休息了。”
“马谡失了街亭,让我寝食难安,如何休息的下。”诸葛亮缓缓起身,眼中已有雾气:“我恨自己用人不明,愧对先帝嘱托!”
“错用马谡,不听先帝遗言,令三军将士无功而归,街亭将士无辜而死,皆我罪也。”
杨仪与马谡都是荆州出身,关系一直不错,感觉到丞相口气有些不对,杨仪忙道:“丞相,马谡可能只是一时糊涂,等他回来您好好训斥他一番!”
呼啦啦!
诸葛亮挥手将案几上的书笔扫落在地:“公威,北伐大业岂是儿戏!!”
杨仪忙低下头,不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