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铁血大明> 第265章 烽烟再起

第265章 烽烟再起(2 / 5)

点***笑道:“孙阁老你看仔细了,是位小公子。”

“嘿嘿,是个小子,真是个小子。”

孙传庭小心翼翼地抱着婴儿,就像抱着块无比珍贵的璞玉,来回踱了几步,兴匆匆地说道:“老夫得给孩子起个名儿,起什么名好呢?嗯……这是我们孙家的长孙,是承字辈,希望这小子长大之后能继承祖宗家世,就叫孙承祖吧。”

“恭喜阁老。”

“贺喜阁老。”

陈大娘、李大娘以及一班仆妇纷纷上前道贺,孙传庭心里欢喜,连声道:“打赏,快快打赏,合府上下每人赏银五十两。”

“多谢阁老。”

一班仆妇纷纷道谢,笑得连嘴都合不拢了。

■■■

半个月后,亦即大明隆武元年五月二十,南京、扬州、苏州、松江、杭州各处官营作坊和所属资产在南京户部衙门公开拍卖,浙直两省的商户云集南京,共襄盛会,最终浙直两省的所有官营作坊和官府资产都被拍卖一空,共获银一千八百余万两!

同时,王朴对大明官僚机构的改革也正式拉开了序幕,第一步就是首先裁撤了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这些宪臣衙门!

当初洪武帝设置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这些宪臣衙门的本意是为了监督官员,杜绝腐败,洪武帝的出发点是好的,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机构的设立非但没能发挥监督官员的职能,反而因为权力过大严重干扰了朝政的正常运转,以致官场上扯皮成风,办事效率极其低下。

为了监督宪臣衙门,洪武帝又被迫设立了锦衣卫,为了监督锦衣卫,洪武帝又设置了东厂,为了制衡东厂,又设立了西厂,最后迫不得已之下又设立了内厂,这才形成了大明朝所特有的庞大的监督机构!

北京沦陷、崇祯上吊之后,东厂、西厂、内厂已经名存实亡,至于锦衣卫则早已经成了勋戚贵胄的养老衙门,裁不裁撤已经无所谓了,只有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这三颗毒瘤还顽强地生存着,还在严重干扰着朝政。

裁撤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只是第一步,再接下来王朴还要对内阁六部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最终形成完善的内阁大部制,从法律上架空皇帝的权力,使其成为帝国的象征,而不是实际统治者。

不过现在考虑这些还为时尚早,王朴知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

■■■

阳明大学首期外语速成班的两百名学员已经跟着甄有才去了建德兵工厂,一同前去的还有宋应星、方以智以及三十六位军科院外籍院士,王朴交给甄有才的任务只有一个,在半年内把建德兵工厂的水力机床由木制换成铁制!

半年之后,建德兵工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