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连问了三次有关于四川的奏章到了没有,沈拓也连去尚书省催问了三次,可答案都是一样,还是没有。这不,圣上又在问了,沈拓只得再往尚书省跑去。
“吴大人,四川的折子上来了没有?圣上已经问过好几次了。”沈拓来到尚书省衙门,直接找到了尚书令吴弼。
吴弼抬头偷偷打量了他一眼,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以轻微的动作从公案下的暗匣里掏出其实已经到了几天的奏章,笑道:“沈公公来得真及时,刚刚才到,这不是吗?”
沈拓拿了折子,也没多说,扭头就走。心里却暗骂,好个胆大包天的吴弼,你当我三岁小孩?这么巧就到了?不会是早就到了尚书省,你一直不往上报吧?圣上任命你为尚书令,不过是为了阻挡一下那些反战派大臣的意见,你还当了真了!我等着看你倒霉的时候!
回到御书房,沈拓直接把奏章呈了上去,王钰连忙翻看。这是陆游执笔,汉王署名的奏章。他们到了四川以后,先是安抚百姓的情绪,继而接见百姓代表,听他们陈情。却发现,四川官场的水很深,有人明知皇帝有旨,减免四川皇粮杂税,却还是巧立名目。
这还不是激起民变的主因,有人对当地官府不满,要上京告御状。但四川某些官员,派人中途拦截,据说是杀了人,这才引起公愤。
看到这里,王钰感觉挺不错,至少王战一去不久,就查出了苗头。可往后看,事情就不对头了。
既然百姓抗拒交税,又有正当理由,那就应该顺从。那些多征的粮款,相关官员必须吐出来。可四川官员相互串联,官官相护,阳奉阴违。不但不坦白交待,反而刺激百姓,散布不实谣言,鼓动不明真相的百姓冲击汉王所在的衙门。
“这帮污吏!王战为什么不杀一儆百!”王钰突然将奏章狠狠拍在龙案之上,厉声喝道。这种情况,那还用说吗?带头的人,就地正法!你堂堂皇长子,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谁敢违抗你?
沈拓见皇帝动怒,正想上前规劝,突然看到王钰手撑着头,太阳穴不时鼓起,额头上青筋直冒,显然是极为痛苦。
“陛下?陛下?陛下!”沈拓吓得不轻,上前扶住王钰,大声呼喝着下面的赶紧宣御医!
大燕显德元年十月,王钰旧伤未愈,又添新病,卧床不起。满朝文武,忧心忡忡,皇后童素颜与贞妃楚红秀守护在皇帝寝宫,寸步不离。因皇长子离京,朝政一时无人打理,幸得耶律南仙从旁协助。
十一月,从四川传出消息,成都局势进一步恶化,皇长子的到来并没有缓解紧张。四川总督上奏,虽未明说,但言下之意已经在要求朝廷重新派遣得力大臣前往平息事态。王钰闻讯,病势更加沉重。
他一病,朝中部分大臣开始活跃起来。朝野上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