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独裁者报告> 第一百二十八章 乱大清者,必张震也!

第一百二十八章 乱大清者,必张震也!(4 / 5)

了各路援军都被击退之外,陕甘总督舒兴阿拥兵万余人,号称来援,但畏于太平军兵威,逡巡不敢出击;江忠源之弟江忠浚与清将刘长佑统数千兵来救被拦截于城外五里墩不得进。

最能救援庐州,同时能够在太平军背后致命一击的张震却根本连发兵的意思也都没有。而且最让人可怕的是,身边还有了太平军的内应。

当初江忠源到了庐州城外,看到形势不对劲,忙叫江忠浚去找庐州知府胡元炜,问其守城情况。胡元炜一问三不知。胡元炜在给江忠源之前的信中说一应俱备,其实城内兵少粮寡。面对如此一个欺上瞒下的混帐知府,江忠源气得五脏俱裂,不得不重新部署兵力。江忠源曾经在学生弟子面前骂道:“杀我者庐州知府胡元炜而非长毛也。”

被包围一个多月后,庐州知府胡元炜暗中与太平军约降。得

知庐州城内粮食、弹药已空,太平军加紧进攻。终于在胡元炜的配合下,太平军首先由水西门方向奋力突入,冲杀入城。

江忠源知事不可为,挥刀自刎。其手下人急忙夺刀,其中一老仆人背上脖子已经出血的江忠源就往城外跑。江忠源奋力挣脱,不顾脖子上的伤口,提刀迎杀太平军。

这人也算是尽到了自己当奴才的责任,一边提刀奔跑一边大声疾呼:

“诸军勿慌,死则死矣,亦能千古留名,今日江忠源决意效忠朝廷,报效圣上,诸军随我死战!”

有感念其勇者,纷纷跟随在江忠源身后杀出,可大部分人却早已经军心涣散,跟随在江忠源身后的不过几十人而已。

一路转斗至水闸桥,这位巡抚大人已经身受重伤,终于叹了口气,喃喃说道:“杀我者,非长毛也,杀我者,张震、胡元炜也!”

说着面向紫禁城的方向跪了下来,尽力磕了几个头,然后一跃而起,跳入身边古潭之中自杀。

江忠源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但他是一位颇具特色的人物,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占居著重要地位。他以儒将领兵,对太平军作战“如报私仇”,是太平天国革命初起时的一个最大恶敌人。

其讲究经世之学,对清朝军政形势保持著比较清醒的头脑。并且善于领兵,也打过一些胜仗。正因为如此,清廷在他死后予以殊荣,追赠总督,予谥“忠烈”,褒扬三代。而湘系人物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则把他视为士大夫出而领兵的先驱和榜样,大力颂扬。

但在太平军的迅猛攻势下,他先是人微言轻,后是独臂难支,不但没能阻止太平天国发展,反而在太平军进击下兵败身亡,算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而在庐州落到太平军手里之后,张震也已经从京城回到了军营......(,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 ta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