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秀清的一纸调令而成了空谈。
其实这个时候的石达开,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
石达开能用兵,善用兵,但是他性子里的优柔寡断,以及对于天国的忠诚,却成为了石达开一生里的致命伤,成了石达开挥之不去的梦魇。
石达开心里早已经已经对洪秀全不满,但还不想与洪闹翻,因为,他还要维护太平天国政权。他早就一已经知道洪秀全为人阴险,对于洪秀全他已经知根知底。而那些早于石达开死去的人死到临头,都不知早已被洪秀全算计,而他早已知道。
洪秀全的算计,早在金田起事之前就已开始。那时,洪秀全本来是去投靠冯云山的,可他却利用冯云山入狱,起用了萧朝贵和杨秀清,用巫术将冯云山排挤。萧朝贵最早看透了洪秀全,难免恶言恶语,金田起事之时,洪秀全又与杨秀清合作,将萧朝贵排挤,所以永安建制时,原来五王共和,改为皆受东王节制。
冯、萧二王,力战而死,看似偶然,实亦欲以死明志。
洪秀全这样一个文不得、武不得的家伙,竟然一步步走向专制。
依靠杨、萧二人,不惜以巫术确认其教权的合法性。天国初期,教权由天父、天兄、天王三权分立,而以天王代理;政权乃五王共和,冯、杨、萧、韦、石都有自己一份实力,而洪没有,故政教分离。因此,洪地位虽高,而实力却有限,没有实力,哪来实权?
洪秀全欲从教权进入政权,便拉拢杨秀清,实施*****先从教权内排除萧朝贵,使教权从三权分立,政权从五王共和,同归于二王分治。在二王分治的格局里,洪成了宗教领袖和国家元首,取得了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权,而杨在教权上保留了代天父立言的身份,在政权上节制诸王。这就是为什么太平天国政权自有平山登基之后,还要有永安建制。
平山登基,确立了三权分立和五王共和,而永安建制则以二王分治打破了这格局。
平山登基以三权分立排挤了冯云山,永安建制以二王分治排挤了萧朝贵,此二人者,一为洪秀全老友,一为杨秀清老友,洪杨合谋排挤了老朋友。本来,二王分治,一掌教,一执政,也能共和。可****后,权力交叉。洪秀全执掌教权,杨秀清却能代天父立言;杨秀清则执掌政权,却须奉洪秀全为天王。
洪秀全做的这一切,从来也都没有瞒过石达开。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石达开效忠的对象,并不是什么洪秀全,也更加不是杨秀清,他只是在自己的理想而效忠。
太平天国,始终都是石达开为之效忠的对象。
而这,就是张震和石达开的最大不同之处。张震从来都没有明确的效忠对象,在张震心里永远都只效忠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满清对于张震来说只是一块跳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