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独裁者报告> 第二百六十四章 反击! (下)

第二百六十四章 反击! (下)(3 / 6)

这一点,与其说是自己会打仗,倒不如说是自己具备战争的素质,每当危险来临的时候,自己总是像一条蛇一样,变得更警觉,更缄默,也更冷峻,虽然他有时候表现得十分焦躁,但他总是全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力使自己像冰一样冷静,像竹子一样坚韧。

这样的性格,使得他与他的军队始终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特质;在这样的对手面前,敌人往往会望而却步,经常性地陷入气馁之中,无法产生胜利的自信。

但是,现在自己发现这份自信,已经随着时间流逝,在那一点一点的消失。

战场上的失利,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都实在太大了,无论是在士兵的信心士气上,或者在别的什么方面........

在江西的失败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战事的不顺利,湘军在给养上也遭遇到很大麻烦。最初,曾国藩筹饷的基本办法是留下比中央财会制度所能提供的更多的资源,也就是说,曾国藩会同地方大员制定一些新的收入政策,来保证军饷的发放,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设置一些不受户部直接控制的新的地方岁入项目,将这些所得截留;二是他的部属一旦就任抚督之后,便将岁入权集中在自己手中,避开户部的干预,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湘军的供给;三是卖官鬻爵。在湘军兴办之初,湖南巡抚骆秉章为了支持曾国藩,把这一项权力交给了曾国藩,这样,出售官衔所得成为早期湘军主要经费来源之一。

随着湘军人数的增加,到了后来,这三项措施用到了极致,也无法保证军队的供给,湘军欠饷情况非常严重。因为欠饷,军士们士气低落,开小差的,甚至图谋不轨的都有。内部军心不稳,让曾国藩尤为担心。由于曾国藩没有地方大权,所以,很多当地官吏都视曾国藩的湘军为额外负担,用得着时,供给还算及时,用不着时,供给就变得拖拖拉拉。

打了胜仗没有奖励,如果战败,则备受讥笑,供给更是无从谈起。曾国藩虽然挂了一个“两江总督”的头衔,但那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官一直存有戒心,经常阳奉阴违,硬磨软抗。有时甚至还为曾国藩设计陷阱,让他自己往下跳......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叠加在一起,千头万绪,让曾国藩困顿无比。虽然曾国藩的意志一如既往地坚定,但每每遇到这样的麻烦,也感到束手无策,忍不住长吁短叹,甚至会激起愤怒。

而现在,一个摆脱这样麻烦的机会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张震向自己伸出了手,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敌人,居然会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向自己伸出了援助之手!

看到兄长沉默在了那里,曾国华忽然一把抓住了曾国藩的手:“兄长,你看看,你仔细看看,咱们的士兵还有想打仗的吗?”

朝着外面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