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处,清军无不闻风而逃,无有敢与之交锋者,短短十余天时间,后面居然连克十余座城池。
并不是说百战军的军力已经强大到了什么地步,而是现在的清军已经根本不能称之为军队。
将领无心恋战,只想着如何保全自己,因此只要百战军一出现在战场之上,这些清军将领想的不是如何迎击,而是如何逃跑,甚至是向敌人投降。
将领尚且如此,又能够对那些士兵再多要求一些什么?
而不断传来的败报,也让坐镇西安的邓尔恒感觉到了末日已经来临......
邓尔恒和自己那些部下并不一样,在邓尔恒的心里投降这两个字是不存在的。
“臣于陕西任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贼祸乱陕西,横行无忌,兵锋所到之处,竟无一兵一将愿意为朝廷一战,多有战场倒戈,献城而降者,臣纵有心杀贼,亦无力回天......”
邓尔恒落下了笔,心中一片凄凉。
“兵锋所到之处,竟无一兵一将愿意为朝廷一战......”这是战场最真实的实情,也是邓尔恒最无奈心情的体现.......
李世贤所指挥的百战军,好像一把最锋利的刀,而持着这把刀的,是一个最娴熟的厨子,这个厨子正在用手里的这把刀,一点一点,一寸一寸,把邓尔恒身上的肉不慌不忙的割去。
邓尔恒感觉到浑身已经只剩下了一副骨头架子,所有的鲜血和精力正在逐步离自己而去。
忠臣,做个大清的忠臣,等到贼人到了面前,无非就是一死报效朝廷而已。
邓尔恒已经下定了这个决心,这个时候的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自己已经再也没有任何能够来挽救陕西的局面了。
其实当他打定主意不救河南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下场就已经注定......
三月十七,李世贤所所前锋到达西安城下,当地官员惊恐不已,纷纷来到抚台衙门,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身为陕西巡抚的邓尔恒还能有什么办法?
“抚台,西安兵尚有万余,但士气低弱,不堪一用。”熟知军情的岳云山,脸上也露出了绝望的表情:
“士兵们都不想打仗,将领们都想着怎样保全自己性命,听到贼军已到,将领惊恐失措,张皇无计,士卒散漫懒惰,根本没有作战准备,这样的军队如何去和贼军交锋........”
说着看了一眼邓尔恒:“抚台,卑职以为,抚台请速速离开西安,重新招募兵勇,训练士卒,以图日后再战......”
“日后再战?陕西已经变成今日这样局面,还拿什么再战,还......”邓尔恒说到这里,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一样:“云山,难道你也不想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