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一个金陵,张震义救李秀成的事,在两湖,甚至在全国都造成了极大影响。
义之所在,民心向背,这是上千年来,中国人心目中形成的一个固有的观念,而现在的军政府,现在的张震,就是“义之所在”!
不管开始有人和军政府想方设法的取得联系,企图与军政府达成某种默契。
而之前因为张震的“反叛”,而不太看得起张震的一部分的士绅阶层态度也开始产生了微妙变化......
张震这个人实在太奇特了,虽然“反”了,但是之前或者现在,却对地方上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反而还在尽力繁荣地方,尽管有些事情和士绅们固有的传统格格不入。
“大仁”、“大义”,这是最让人看重的地方,张震当年为了赈济灾民,不惜变卖家产,是为“大仁”;现在为了搭救敌人,不惜拼死一战,是为“大义”。
一个大仁大义兼备的人,似乎再怎么坏也坏不到什么地方去......
或许,这些事情都是之前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也许除了张震,这件事情好像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一样,其带来的影响,正在迅速的向各个阶层蔓延......
在李秀成献计之后,张震迅速调整在河南的军事部署,河南各部百战军主力开始陆续撤离河南,这让清廷河南巡抚李鹤年大喜过望。
自己坚守不出的乌龟战术,终于取得了奇效!
百战军坚持不住了,撤了,被百战军围攻良久的河南,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不过其后传来的消息,却又让李鹤年的喜悦受到了沉重打击。
大量发匪精锐,忽然出现在了洛阳附近,汝阳、伊川等地都遭到了发匪攻击,其中汝阳甚至一度落到了发匪手里,全赖当地官兵拼命反扑才把汝阳重新夺了回来。
次后更加多的坏消息陆续传来,越来越多的发匪出现在了河南战场,总数不下万余,正在对以洛阳为中心的各个城镇发起猛攻。
李鹤年大惊失色,洛阳乃是河南要紧性命所在,一旦有失,则河南整个战局动摇。
在对安徽战场局势初步稳定之后,李鹤年迅速调动大股兵力增援洛阳。但是清军主力一走,才刚刚离开河南的百战军,复又反戈一击,对商丘等地展开猛攻。
李鹤年赶紧再度带并驰援商丘,谁想到军尚未到,居然又传来了百战军已经退兵的消息,对于百战军这样做法,李鹤年百思不得其解,百战军做法简直毫无道理可言。
是百战军和发匪勾结到了一起,企图遥相呼应,疲惫己军?似乎不太可能,就算真的勾连到一起,百战军又凭什么和发匪联络,凭什么调动发匪?
河南战场的局势,开始一步一步落进了李秀成的设计之中......